1. 液压调平装置
可以在液压升降货梯的两个油缸下限位置分别设置了一个行程限位开关,使两个活塞在完成一个行程后,能自动调整一次位置误差,保证每次重新启动时都是从零位开始,因而满足了位置精度条件。 或者是用负载压力反馈的原理补偿因负载变化而引起流量的变化,从而使得液压升降货梯液压系统的流量达到新的平衡。
但是这种办法不能自动补偿在负载变化的动态过程中所积累的位置误差,只能起到控制流量分配的作用。 液压升降货梯根据需求可选为二相、三相、电瓶、柴油机为升降动力,特殊场所也可选用防爆电机、电器等。
该升降机控制方式为电动上、下控制升降,手、电两用或遥控器控制,在停电时仍可使用。该系列升降机具有移动灵活,升降平稳,载重量大,操作方便等特点,液压升降平台广泛用于工厂、粮库、机场、加油站、机关、码头、野外电力、路灯维护及建筑装修等各种行业。液压升降平台可根据用户使用要求设计制造。
这样就可以使得液压升降货梯在不平衡负载条件下保持平衡同步上升和下降,实现了特有的功能,做到运动平稳无噪声,在微机系统的控制下实现自动网络运行,效果很好,达到了设计要求。
2. 液压调节装置
调轻方法:通过调节液压系统的压力可以调节液压助力的轻重,一般在助力泵的出油口附近就会有一个压力调节的装置。液压助力方向盘主要分为机械与电子两种。
液压是可以使用动力传动的方式,成为液压传动,液压也可以用作控制方式,称为液压控制。液压传动是以液体作为工作介质的,利用液体的压力来传递动力。
3. 液压自动调平装置
一般都是通过铰链的位置调节上下和左右,在安装铰链之前都需要先确定一下相应的位置,可以提前测量,然后在相应的位置做好标记,接着就可以开始安装铰链的底座。
底座一定要安装在相应的位置,底座位置不正确,那也会影响铰链的使用效果,确定好位置之后,可以直接使用螺丝固定底座,然后再安装铰链,安装出来的效果也比较好。
安装铰链都需要多次安装,同时还需要确定安装的效果,然后再进行微调。
4. 液压机调压
在液压系统中,四柱液压机的压力控制阀是用来控制和调节系统的压力,它是基于阀芯上液压力和弹簧力相平衡的原理来进行工作的。压力控制阀主要有溢流阀、减压阀、顺序阀以及压力继电器等及几种。其中溢流阀是通过阀口的开启溢流,是使被控制系统的压力维持恒定,实现稳压、调压和限压作用。对溢流阀的主要求是:调压范围大,调压偏差小,压力振摆小,动作灵敏,过流能力大,噪声小。它可以分为直动式溢流阀和先导式溢流阀两种。在中、高压,大流量的情况下,一般采用先导式的溢流阀。
先导式的溢流阀的工作原理。这种在结构上分两部分,下面为主阀部分,上面为先导调压阀部分,它利用主阀芯上下两端的压力差使主阀芯移动。压力油液从进口进入,作用于主阀芯的下端,同时又通过主阀芯中的阻尼小孔进入主阀芯的上腔,作用于主阀芯的上端,并经过先导阀进油孔道作用于先导阀芯的左端,当进油口的压力较低时,先导阀芯上的液压作用力小于先导阀调压弹簧的预紧力,先导阀的阀口关闭,阻尼孔的油液不流动,所以主阀芯两端的油压力相等,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主阀芯处于最下端位置,将溢流口关闭。
当油腔的压力升高,作用于先导阀芯上的液压力大于先导阀调压弹簧的预紧力时,先导阀芯右移,压缩弹簧将先导阀口打开,压力油经过先导阀回油孔流入回油口.因为油液流经阻尼小孔时产生压力降,使主阀芯上端的油压力小于下端的油压力,当这个压力差对主阀芯的作用力超过复位弹簧的预紧力时,主阀芯向上移动,溢流口开启,实现溢流作用。
调整调节螺钉可以改变调压弹簧的预紧力,从而实现调整溢流阀的进油压力的作用。
在阀体上有一个远程控制口,采用不同的控制方式,可以是先导式溢流阀实现不同的作用。
溢流阀的主要用途有两点,一是用来保持系统或回路的压力恒定,如在定量泵节流调速系统中作溢流恒压阀,用以保持泵的出口压力恒定,而是在系统中作安全阀用,在系统正常工作时,溢流阀处于关闭状态,而当系统压力大于或等于其调定压力时,溢流阀才开启溢流,对系统起过载保护作用。此外,溢流阀还可作背压阀、卸荷阀、制动阀、平衡阀和限速阀等使用。四柱液压机的压力稳定靠的就是这些阀的稳定,如果液压元件有损坏的或者出现了毛病,一定要及时的修理或者更换,因为一些小毛病处理不得当,不及时的话,会带来更大的危害。
5. 液压调平控制器
1、放置:首先确定两观测点中间的位置,可以采用来回步数取折中步数为大概中点位置,再打开三脚架并使高度适中(与胸口同高)尽量使三只脚拉伸长度相同,在后期调平可以节约时间,扭紧制动螺旋,检查脚架是否牢固,防止摔倒;然后打开仪器箱,轻拿轻放,用连接螺旋将水准仪器连接在三脚架上,拧紧,防止松动掉落。
2、调平:粗平,调节脚螺旋,使圆水准气泡居中,当水泡位于中心位置时说明仪器呈水平状态;用食指和大拇指转动3个脚螺旋,气泡在哪里说明哪里偏高,这时候只要转动螺旋即可,操作方法符合该规则:(右手食指代表前进方向,左手大拇指代表前进方向)。
3、瞄点:用望远镜准确地瞄准目标,定位测量的位置。睁一眼,闭一眼,先用准星器粗瞄,固定方向,当发现目标在视野下消失时,即眼睛——准星器——目标,形成一线,这时候是看不见测量物体的,代表目标物体进入望远镜视野范围;再观测目镜,用微动螺旋精瞄,准确定位物体的位置。
4、读数:使用十字丝的中丝在水准尺上读数,从小数向大数读,读四位。(即是把头歪倒过来看),米、分米看尺面上的注记,厘米数尺面上的格数,毫米估读。
5、计算:目标高=后尺读数+后视高-前尺读数,两尺长度一样,测量出来的差距就是高程差,就能通过已知高程测下一点高程。
6. 液压调平油缸
水田打浆整平全程作业过程如下所示:
我国水田耕整工序一般为旋耕(或犁翻)、水田打浆、水田平整。首先,水田打浆和水田平整缺少精确平整作业,难以满足“寸水不过田”的水稻种植要求,直接影响水稻播种和机械插秧;其次,水田打浆和平整是分开进行的,水田打浆后需沉淀一段时间才能进行平整。
建议选择一种水田精准平地打浆机,包括平地机构、水田打浆机构、自动调平机构、高程调节机构、液压系统、控制系统;平地机构位于水田打浆机构的前方;平地机构与水田打浆机构均通过自动调平机构与高程调节机构相接,通过自动调平机构的调平油缸的伸缩带动平地机构和水田打浆机构的左右调平;自动调平机构通过高程调节机构与拖拉机三点悬挂机构相接,通过高程调节机构的高程调节油缸的伸缩带动自动调平机构、平地机构和水田打浆机构的升降;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液压系统分别控制调平油缸和高程调节油缸的伸缩。
7. 液压调平机构
施工工艺流程为:测量放线→桩位复核→桩机就位、调整→桩就位、三心同线→双向调整垂直度→沉桩→接桩→沉桩→送桩→收锤→拔送桩器、挡桩孔口→完成一根工程桩。
1,测量放线:按照红线要求对建筑物进行测量定位,在甲监理等有关人员复核测量基线、水准点、控制点、桩位点并签字认可后方可使用。
2,锤击管桩的施工过程为:
(1)、桩机移到指定桩位,打桩前必须将桩台调平,就位后将桩吊放入压帽内,确保锤、帽、桩三心对正在一条垂线,帽与桩顶间确保有良好的接触,检查桩的垂直度和桩位偏差,待垂直度在0.5%以内以及桩位偏差不得大于20mm方可进行沉桩,必要时将桩拔出重插;
(2)、启动柴油锤开始打桩;桩垫选择100mm厚的纸垫或者塑料制品,避免应力集中引起桩头损坏,并及时更换,并且遵循重锤低落距打桩;完成一节桩的沉桩过程后,电焊接桩,再重复第二节、第三节等的沉桩过程,从而完成一根桩的施工过程。对中后桩的垂直度的调节以及施工过程中桩的垂直度的控制,由桩机指挥及主机操作员一起完成;桩机指挥通过垂球观测桩的横向垂直度,其纵向由主机操作员通过垂球来观测桩的纵向垂直度。沉桩过程中时刻检查桩身垂直度,当垂直度大于0.8%,应找出原因设法纠正;当桩尖达到硬土层时严禁用移动桩架的方式纠偏。当管桩一插入地表土后就遇到厚度较大的淤泥层或松软的回填土时,柴油锤应采用不点火(空锤)的方式施打,液压锤应采用落距为20~30cm的方式施打,使管桩缓慢下沉。沉桩较难时,要检查落锤有无倾斜偏心,特别要检查桩垫、桩帽是否合适,如果不合适,需更换或补充软垫。每根桩宜连续一次打完,不要中断,以免难以继续沉桩。
接桩:本工程桩基接头形式采用电焊接头,待上节桩垂直度调整完毕后方可进行焊接操作。焊接前适用钢刷子将端板表面油污、铁锈、泥土等杂物清理干净,坡口处应刷至露出金属光泽;上下节桩焊接时,下节桩头露出地面50-100mm,以便焊接操作。接桩时应先点焊4~6个点固定,然后两名电焊工进行对称焊接,并确保焊缝质量和尺寸。焊接停歇时间以及上、下节桩平面偏差和桩顶平整度应满足如下条件:
(1)、电焊结束后待其自然冷却后方可继续沉桩,严禁适用水冷却以及焊完即开始沉桩;
(2)、电焊接桩焊缝:焊缝咬边深度≤0.5m,上下端部错口≤3mm,焊缝电焊质量外观为:无气孔、无焊瘤、无裂缝,具体见(GB50202-2002)规范要求。
送桩:按预先测量的现场标高送到设计要的桩顶标高,其误差为±5cm,应测量校正送桩器垂直度,避免偏心受压给桩段不必要的弯矩。送桩或者复打时,应事先检查管桩内是否充满水,若管内充满水,应先抽去部分水以后才能施打。
工程桩收锤标准严格实行双控,以最后三阵10击贯入位于规范要求的20-40mm为主要控制指标,桩尖进入持力层深度作参考。送桩器上面已经标有刻度,送桩后期通过观察测量刻度,计算出最后三阵的10击贯入度,并且填写至施工记录表中。
待一根工程桩施工完毕后,用略大于管桩内壁的木板挡住管桩孔口,避免桩周土体落入桩孔中。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