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谁知道机制砂石粉含量的要求?
机制砂中的石粉是粒径小于0.075mm的颗粒,机制砂中的如果含有适量的石粉,对于其使用是有利的,但是对石粉的含量有着严格的要求,一般对石粉含量的要求标准是Ⅰ类砂≤1.0%,Ⅱ类砂≤3.0%,Ⅲ类砂≤5.0%。
当其用于泵送混凝土时,若要达到良好的工作性必须含有一定数量的石粉,一般来讲石粉含量在10%~14%是适宜的。
机制砂石料原材料注意事项
用户在进行生产的时候还要根据制砂生产线场地的大小来选择制砂机。一般来说,像制砂机和其它大型的破碎机等再安装的时候,大多数都是安装在水泥基桩上面。
在考虑机制砂细度模数量控制的前提下,如果生产线的工作场地不固定,在生产的时候要选择那些可以移动的设备,比如移动式制砂机,这样使用起来会更加方便。
机制砂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产生一部分石粉,而且原砂的石粉含量一般高达10%-20%.该文研究了不同石粉含量(5%、7%、10%、15%、20%、25%)对C30泵送混凝土工作性能、抗压强度、水压力抗渗、氯离子扩散系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配制C30泵送机制砂混凝土时,可以将机制砂中的石粉含量由国标的限值7%放宽到10%-15%.
国家标准规定mb值小于1.4时、石粉可小于10%!因为石粉对混凝土强度、工作性都有影响、各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加以控制、有的15%也可以使用!建议上网络查阅:如机制砂石设备网、混凝土论坛等网站
机制砂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产生一部分石粉,而且原砂的石粉含量一般高达10%-20%.该文研究了不同石粉含量(5%、7%、10%、15%、20%、25%)对C30泵送混凝土工作性能、抗压强度、水压力抗渗、氯离子扩散系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配制C30泵送机制砂混凝土时,可以将机制砂中的石粉含量由国标的限值7%放宽到10%-15%.
二、砂石生产线机制砂粒度划分都有哪些标准?
为了合理的应用砂石生产线生产出适合使用的机制砂,充足市场上的砂石需求量,代替天然砂成为建筑行业新一代成员,国家对工程砂石料的大小都有具体的标准,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能,混合砂的性能应符合<<建筑用砂>>(GB/T14684)的规定,混合砂混凝土用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它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其质量应符合<<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GB1344)和<<复合硅酸盐水泥>>(GB12958)的规定,混合砂混凝土中粗骨料质量应符合<<建筑用卵石,碎石>>(GB/T14685)的规定等等。
首先机制砂种类:
机制砂由机械破碎,筛分制成的,粒径小于4.75mm的岩石颗粒,但不包括软质岩,风化岩的颗粒。
特细砂:按<<建筑用砂>>(GB/T 14684)规定方法检验所得细度模数为0.7-1.5的天然河砂.
混合砂:由机制砂与特细砂混合而成的砂.
机制砂混凝土:用机制砂作为细骨料配制的混凝土.
混合砂混凝土:用混合砂作为细骨料配制的混凝土.
塑性混凝土: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10-90mm的混凝土.
大流动性混凝土: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等于或大于160mm的混凝土.
泵送混凝土: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不低于100mm并用泵送施工的混凝土.
机制砂的种类不同所应用的范围也各有所异,因此,在选购砂石生产线设备时,一定要结合消费者的使用需求来选择合适的砂石生产线制造也销量高的机制砂。
三、尾矿砂和机制砂区别
尾矿砂和机制砂区别
尾矿砂和机制砂区别,众所周知沙子和砂子都是建筑施工中比较常见的建材,砂子和沙子的读音相同,沙子由矿物和微小的岩石碎片组成。以下详细介绍尾矿砂和机制砂区别。
尾矿砂和机制砂区别1 一、天然砂、尾矿砂和机制砂都有哪些区别?
天然砂、尾矿砂和机制砂区别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外观、质量、用途;具体如下。
1、外观
天然砂是由天然石在自然状态下经水的作用力长时间反复冲撞、摩擦产生的,其成份较为复杂、表面有一定光滑性,杂质含量多的非金属矿石;
尾矿砂是由钢渣、生石灰、煤矸石等俗称的固体废物制成,若流程合理,则成品外观与普通机制砂并无过多差别,反之则可能出现粒型不规则、不完整等现象;
机制砂通常由石灰石、鹅卵石、花岗岩等矿石制成,可以根据不同工艺要求加工成不同规则和大小的砂子,粒型完整、粒度均匀。
2、质量
天然砂配置的混凝土拌合物浆体丰富饱满密实,流动性好,强度、抗压值等方面一般不会出现问题;
尾矿砂缺点为体积安定性不良或重金属离子含量高等,所以不能保证其安全性,质量自然也无法保证;
机制砂只要原料不是软质岩或风化岩,基本上都可以满足建筑用砂标准,在混凝土中浆体结合力较强。
3、用途
天然砂多用于建筑、混凝土、胶凝材料、筑路材料、人造大理石、水泥物理性能检验材料(即水泥标准砂)等;
尾矿砂可以用于生产水泥熟料、研制墙体隔音材料、研制釉面砖、制作水泥、用作绿化带填土补充剂等;
机制砂主要应用于建筑,市政,交通,等建设工程中的C60及以下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宜配制塑性混凝土;
二、天然砂、尾矿砂和机制砂的生产流程
天然砂是直接从河里开采出来,无需复杂的生产流程,只要将其中的杂质清洗干净即可,流程为:输送机将砂子运到洗砂机处,经摩擦、脱水后成品排出,剩下的泥浆通过细沙回收机分离、回收进入污水沉淀池;
尾矿砂和机制砂的生产流程为:尾矿或矿石由料仓或挖土机落到给料机上,简单的.筛分泥土后均匀送入颚式破碎机,粗碎完成后运到圆锥破碎机处进行中碎,之后由振动筛筛分大小规格后运到制砂机处,结尾由振动筛、洗砂机负责区分规格、清洗作业。
尾矿砂和机制砂区别2 目前常见的砂有:
(1)机制砂;
(2)河砂(一般用于重点工程指定用砂,由于价高量少普通混凝土一般不用);(3)石屑粉(生产碎石副产品,颗粒分布呈两头多中间少,断档级配,片状颗粒多粉多);
(4)江砂(特细砂,细度模数1.6以下,最低0.5);
(5)水洗砂(包括山砂、古河道阶地砂等);
(6)海砂(大多没有经过淡化处理,有人在河砂中掺入20%~50%混合后偷偷出卖);
(7)风化砂(包括风化山砂和由粘土岩、泥质页岩、泥质砂岩、泥灰岩、泥质板岩及全风化的各种岩石制砂等,这种岩石制成的砂强度低坚固性差,软弱颗粒多,在混凝土中根本起不到骨架作用,且需水量大、吸附性大);
(8)泥砂(包括清洗不干净的清淤砂等,含泥量最高时达20%以上);
(9)钢渣砂(存在安定性不良);
(10)固废加工砂[包括建筑垃圾、废弃石灰场余料(包括丢弃的过烧欠烧石灰块等)制砂]等。
河砂、机制砂、水洗砂、再生骨料、尾矿制砂等做为混凝土用砂的区别在哪里?有哪些优劣势呢?
河砂
河沙是天然石在自然状态下,经水的作用力长时间反复冲撞、摩擦产生的,其成份较为复杂、表面有一定光滑性,杂质含量多的非金属矿石。河沙颗粒圆滑,比较洁净,来源广。
用途:河砂即为水泥标准砂,多用于建筑、混凝土、胶凝材料、筑路材料、人造大理石、水泥物理性能检验材料(即水泥标准砂)等。 配置的混凝土拌合物浆体丰富饱满密实,流动性好。
机制砂
机制砂指的是由机械破碎后的粒径小于4.75mm的岩石颗粒。成品更加规则,可以根据不同工艺要求加工成不同规则和大小的砂子, 在混凝土中浆体结合力最强,更能满足日常需求。
水洗沙
水洗沙:指河道里的沙子或者老河床上的沙子通过水洗分类,分离出各种等级各个规格的沙子。因水洗砂是直接从河道里挖取的,会掺有小卵石和细沙,这些小卵石受到河水的长期冲刷,棱角比较圆润。
(建筑垃圾)再生骨料
简单破碎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棱角多、表面粗糙、组分中还含有硬化水泥砂浆,再加上混凝土块在破碎过程中因损伤累积在内部造成大量微裂纹,导致建筑垃圾再生骨料自身的 孔隙率大、吸水率大、堆积空隙率大、压碎指标值高、堆积密度小,无法规模化利用。
海砂
经过淡化处理,控制 氯离子含量不超过0.02%的海砂可以用于工程。
废渣及尾矿制砂
目前市场上在用的有钢渣砂、生石灰颗粒砂等,这两种砂的缺点是 体积安定性不良或重金属离子含量高等,后期处理费用高、质量风险大。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