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卡之家

榨油机出饼太慢怎么办?

来源:www.zhongliu99.net  时间:2023-05-30 16:58   点击:75  编辑:admin   手机版

榨油机出饼太慢怎么办?

榨油机开机前的要点:

1、开机前先将齿轮箱内加注10公斤机油。

2、可用干饼加适当水份约6-8%,拌均后喂入料斗榨膛,将榨膛磨光,开始喂料,干饼应缓慢,不能太猛,待走出料正常后,再适当增加喂入量,饼反复使用其水份逐渐减少,此时适当加水。若饼进料太猛,太干都会使榨膛压力突增,引起榨膛堵塞,造成机器事故。

3、榨膛温度适宜,会有良好的压榨效果,因此正式压榨前应设法提高榨膛温度。其方法可用炒热的料胚,也可用加热水拌的干饼,缓慢进料,反复磨机,待温度升高,直到外表面烫手为止,然后进行正常压榨。榨油机的使用: 使用榨油机之前,首先应准备好全部辅助器具和容器,检查并调整传动带松紧程度。然后开动电动机,使机器空运转15min左右,检查榨螺轴的转速。一般转速应在33dmin左右。空转时要注意齿轮箱内齿轮的啮合情况及声音是否正常,各轴承部位和电机是否正常∪绲缌鞴撸α⒓赐3导觳椋髡笤倏

榨油机会出现哪些常见问题

(一)使用

1、安装调试 榨油机购回后,应选择光线充足,空气流通,有足够作业面积的室内安装,并用水泥处理好机器的底座。安装好后,应根据机器的说明书进行检查。着重检查机器安装是否正确,各连接管、件是否牢固和安全。然后调试,使机器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正式开机前,廉洁奉公一面检查零部件有无松动和损坏。各轴承润滑油是否充满。转动皮带轮,倾听传动件间有无撞击或其他杂音,若无方可开机。调整螺旋轴与出饼圈的间隙,方法是先使螺旋轴向前抵死饼口,然后倒退2―3转,使间隙控制在0.5―1毫米。

2、开机 开机后,应使榨油机空转3―5分钟,然后把油饼或原料缓慢均匀喂入,将机膛磨热。机体温度可高些,反之可低些。一般要求在70―80℃(用手摸机体外壳感到烫手)时,方可开始压榨。

3、压榨 压榨时,应严格控制出饼厚度,油料品种不同,压榨次数不同,出饼厚度的控制要求也不同,一般0.3―2.5毫米。具体数据可参照各榨油机的说明书要求,视情况而定。

压榨芝麻等出油率较高的油料时,可分批投料(每批5公斤为宜),每批连榨2―3次。因首批压榨,油流较大,带走的热量较多,可将首批压榨后的油饼立即装机进行第二三次压榨。再压榨时出油相对减少,油流带走的热量较少,可使机器温度马上回升到70―80℃,以保证正常工作机温。每批投料,均应按上述顺序进行。工作中,应用木棒勤捣进料斗以防油料口堵塞或搭桥,力求喂料均匀,交应及时清理漏渣,回收到油渣可放回料斗继续压榨。停机前,应停止喂入新料,但需喂入一些油饼,把榨膛内残饼全部排出,然后再加大出饼间隙,使榨膛内多余油渣排出。

4、停机后清理 停止工作后,应抽出榨油机螺旋轴,及时清理榨膛及各间隙内残渣,以免硬结而影响下次工作。折榨螺时,应北将其托平,防止碰伤,卸下后应立放,以防变形。

二)常见故障的排除

1、突然停车,螺旋轴卡死 ①压榨初期,榨膛未磨热即大量投料引起,可用热的油料籽(也可用加热水的干饼)缓缓进料,反复磨机,使温度升高。②压榨过程中,榨膛断料,然后又大量投料,造成排料不畅,榨膛被油料堵塞引起。因此,加料时应连续均匀,饼不能太薄。一旦发生故障,应立即关闭电源,将进料调节板插死,停止进料,并将排料板打开,倒开螺旋轴,使之退出。然后清除膛内油料,重新压榨。③油料未清选,有石子、金属等硬异物进入榨膛引起。

2、不出油或出油率过低 ①原料不湿或太干,受潮发霉,籽料不饱,杂质过多引起。须重新清选油料,并高速好油料水分。②排油缝被油渣堵塞或榨条装配得太紧引起。应根据含油量高低,调整榨条的松紧度。③开榨初期,榨膛温度低,出饼太薄或太厚、零件磨损等都会引起不出油或出油率过低。

3、跑渣过多 榨油过程中,榨条间少量跑渣是正常现象。若跑渣过多,可能有如下原因;①个别榨条弯曲或间隙过大。此时,可卸下榨条,用纱布或油石将甲型榨条三凸方打磨,调直榨条重装,必要时垫些薄铁皮,使间隙保持在0.05―0.08毫米范围内。②油料塑性不好,出饼困难,使机膛压力增加。此时,应将油料适量拌水,并进行磨机,提高机温以提高油料塑性。③也饼太薄。应按说明书要求适当加大出饼厚度。

4、出饼不顺 原因之一是饼的厚薄不适宜,应调整出饼厚度;之二是由于有干饼或石子、铁块等硬异物进入机膛,应立即停机,抽出榨螺,检查并清除饼圈和机膛内的干饼、杂物。并根据出饼圈磨损情况,修理或更换新配件。

5、回油 可能是因油缝堵塞或油缝太小表面不光引起。前者应拆除榨条进行清洗,后者应调整榨条间隙,用油石磨光油缝。

6、不进料 ①油料的水分过多,应进行日晒或炒干。②榨螺表面不光,应用砂布打磨榨螺轴或用干渣磨光。③榨条磨损,榨条多边形被破坏,可翻转使用或损榨条。

7、烧膛 原因为油料水分偏低,榨螺转速偏高,机温过高等引起,应提高油料水分含量,改换皮带轮,降低转速,控制机体温度。

榨油机的常见故障与排除方法

1 螺旋轴突然被卡住。产生原因一是加料过快,负荷突然增大。二是油料中硬壳多又干,阻力大。三是出饼口间隙过小,出饼圈不光滑。四是机体温度低。五是硬物随油料进入榨膛。相应的排除方法一是立即停车,倒出榨膛内的饼渣。二是去除硬壳,调整油料的水分。三是调整出饼口间隙,并磨光出饼圈。四是提高机体温度。五是掏出榨膛内的硬物和饼渣。

2 有异常的尖叫声。其原因一是金属石块进入机体。二是紧固件松动。三是润滑不良。四是下料不均或过猛。相应的排除方法一是立即停车清理。二是紧固各部位螺钉。三是及时加注润滑油。四是加料要均匀。

3 出油率不稳。其原因一是油料的干湿度不合适。二是榨条间隙过小或被料渣堵塞。三是机体温度或料温过低。排除方法一是调节好油料水分。二是检查榨条间隙,并调整好、疏通好油路。三是提高机温或料温。

4 出饼不顺利,厚薄不均匀,表面不光滑。产生原因一是出饼圈与主轴锥面不光滑。二是榨螺与榨膛不同心。相应的调整方法一是磨光表面。二是调整好榨螺与榨膛的同心度。

5 生产率较低。原因一是榨螺磨损严重。二是漏渣太多。解决办法一是更换零件。二是调节榨条间隙或更换新榨条。

6 出油浑浊。其原因一是油料过干。二是机体温度低。解决方法是调节油料水分和提高机温。

7 冒渣严重。其原因一是榨条磨损,间隙太大。二是榨膛压力过高。解决方法是更换榨条,调整间隙,并调节好出饼口间隙。

8 出饼太厚,调节手轮调不进去。其原因是螺纹处被碎渣阻塞,应及时清除螺纹中杂物。

9 进料口存油。其原因一是榨条间隙小,油料含油量高。二是榨条间隙堵塞。排除方法是将榨油出油间隙适当调大,将榨膛清洗干净。

10 皮带打滑。其原因一是带太松,应调整电动机底板张紧带。二是带上沽油,应缩短带并打带蜡。

11 轴承、轴套过热。其原因一是润滑不良,油孔堵死,应及时疏通油路。二是主轴转速过高,安装不同心。应降低转速,检查同心度。

请问您是哪种榨油机呢?以下是螺旋榨油机的常见问题。

1、突然停车,螺旋轴卡死

①压榨初期,榨膛未磨热即大量投料引起,可用热的油料籽(也可用加热水的干饼)缓缓进料,反复磨机,使温度升高。

②压榨过程中,榨膛断料,然后又大量投料,造成排料不畅,榨膛被油料堵塞引起。因此,加料时应连续均匀,饼不能太薄。一旦发生故障,应立即关闭电源,将进料调节板插死,停止进料,并将排料板打开,倒开螺旋轴,使之退出。然后清除膛内油料,重新压榨。

③油料未清选,有石子、金属等硬异物进入榨膛引起。

2、榨油机不出油或出油率过低

①原料不湿或太干,受潮发霉,籽料不饱,杂质过多引起。须重新清选油料,并高速好油料水分。

②排油缝被油渣堵塞或榨条装配得太紧引起。应根据含油量高低,调整榨条的松紧度。

③开榨初期,榨油机榨膛温度低,出饼太薄或太厚、零件磨损等都会引起不出油或出油率过低。

3、跑渣过多

①个别榨条弯曲或间隙过大。此时,可卸下榨条,用纱布或油石将甲型榨条三凸方打磨,调直榨条重装,必要时垫些薄铁皮,使间隙保持在0.05―0.08毫米范围内。

②油料塑性不好,出饼困难,使机膛压力增加。此时,应将油料适量拌水,并进行磨机,提高榨油机机温以提高油料塑性。

③也饼太薄。应按说明书要求适当加大出饼厚度。

4、出饼不顺

原因之一是饼的厚薄不适宜,应调整出饼厚度;之二是由于有干饼或石子、铁块等硬异物进入机膛,应立即停机,抽出榨油机榨螺,检查并清除饼圈和机膛内的干饼、杂物。并根据出饼圈磨损情况,修理或更换新配件。

5、回油

可能是因榨油机油缝堵塞或油缝太小表面不光引起。前者应拆除榨条进行清洗,后者应调整榨条间隙,用油石磨光油缝。

6、榨油机不进料

①油料的水分过多,应进行日晒或炒干。

②榨螺表面不光,应用砂布打磨榨螺轴或用干渣磨光。③榨油机榨条磨损,榨条多边形被破坏,可翻转使用或损榨条。

榨油机安装时主轴以及易磨损部件要进行润滑操作,安装好接通电源首先要进行空载运行,注意听设备有无异常响声,如有必须迅速关闭电源,排除问题后再开机。

磨合榨油机,一般厂家出厂前都会磨合机器,但是有的厂家没有对机器进行磨合,因此不管厂家是否磨合,用户都应对机器再次进行磨合操作,使用饼粕均匀少量的进料来磨合机器,磨合半个小时即可。

在使用榨油机时常见问题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机器卡料,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大多为操作不正确所导致。第二种是机器露渣,原因物料水分过大,元排压丝没有压紧等。第三种是饼不成形,原因油料太湿或太干,太湿出来的饼是一坨坨的,太干则是碎渣。

螺旋榨油机的使用维护与故障排除

螺旋榨油机由于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维修容易,适合于榨取多种油料,因此成为适合农村、乡镇榨坊和个体加工户使用的机械榨油设备,应用较为广泛。用户在螺旋榨油机的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以下问题。

1 螺旋榨油机的使用

1.1 油料在入榨前的干湿度、温度要适宜。

入榨前不同的油料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1.2 在完成压榨前的准备工作之后,把螺旋轴拧到死点,再退回3一4圈,保证出饼口处有一定间隙,否则会因突然入料后不出饼而使机体胀裂。

1.3 打开插料板,慢慢加料,并观察出饼处是否出饼,如果不出,应该继续把螺旋轴退出1一2扣;如果还不出饼,则应停机检查,排除故障后再进行工作。

1.4 开榨后应慢慢调节饼厚,调整饼厚到0.3一1.0mm时,可搬运手杆锁紧调整螺母,加大喂料量。

1.5 开始压榨时,由于机体太凉,产量和出油率均不高,待机温达到60一70℃时(机体外面烫手),即可正常工作。

1.6 在停车前1一2min内,先关闭进料口下插板停止加料,并将螺杆退出2一3圈,加大出饼间隙,使机膛内余渣排出。

1.7 在较长时间(lh以上)停机时,应将螺旋轴抽出,清除机膛内残饼,准备再榨。

2 维护保养

2.1 工作中应经常检查出饼口情况,如果出饼不畅或停止出饼时,应停止加料,排除进料口存料,慢慢退出主轴,清除堵塞。

2.2 不断清除漏渣,以防油路堵塞住。回收的油渣可放回料斗继续压榨。

2.3 榨油机出现故障,螺旋轴卡死时,应立即停机,将插料板插死,排料板打开,立即倒车把螺旋轴退出。

2.4 采用润滑脂和润滑油润滑定期润滑各部位。

3 螺旋榨油机的常见故障与排除方法

3.1 螺旋轴突然被卡住。产生原因一是加料过快,负荷突然增大。二是油料中硬壳多又干,阻力大。三是出饼口间隙过小,出饼圈不光滑。四是机体温度低。五是硬物随油料进入榨膛。相应的排除方法一是立即停车,倒出榨膛内的饼渣。二是去除硬壳,调整油料的水分。三是调整出饼口间隙,并磨光出饼圈。四是提高机体温度。五是掏出榨膛内的硬物和饼渣。

3.2 有异常的尖叫声。其原因一是金属石块进入机体。二是紧固件松动。三是润滑不良。四是下料不均或过猛。相应的排除方法一是立即停车清理。二是紧固各部位螺钉。三是及时加注润滑油。四是加料要均匀。

3.3 出油率不稳。其原因一是油料的干湿度不合适。二是榨条间隙过小或被料渣堵塞。三是机体温度或料温过低。排除方法一是调节好油料水分。二是检查榨条间隙,并调整好、疏通好油路。三是提高机温或料温。

3.4 出饼不顺利,厚薄不均匀,表面不光滑。产生原因一是出饼圈与主轴锥面不光滑。二是榨螺与榨膛不同心。相应的调整方法一是磨光表面。二是调整好榨螺与榨膛的同心度。

3.5 生产率较低。原因一是榨螺磨损严重。二是漏渣太多。解决办法一是更换零件。二是调节榨条间隙或更换新榨条。

3.6 出油浑浊。其原因一是油料过干。二是机体温度低。解决方法是调节油料水分和提高机温。

3.7 冒渣严重。其原因一是榨条磨损,间隙太大。二是榨膛压力过高。解决方法是更换榨条,调整间隙,并调节好出饼口间隙。

3.8 出饼太厚,调节手轮调不进去。其原因是螺纹处被碎渣阻塞,应及时清除螺纹中杂物。

3.9 进料口存油。其原因一是榨条间隙小,油料含油量高。二是榨条间隙堵塞。排除方法是将榨油出油间隙适当调大,将榨膛清洗干净。

3.10 皮带打滑。其原因一是带太松,应调整电动机底板张紧带。二是带上沽油,应缩短带并打带蜡。

3.11 轴承、轴套过热。其原因一是润滑不良,油孔堵死,应及时疏通油路。二是主轴转速过高,安装不同心。应降低转速,检查同心度。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