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螺旋榨油机下料慢怎么回事
通过调压阀:逆时针压紧阔杆即可。:
2. 螺旋榨油机出油率低怎么回事
你好
豆饼软说明豆饼里面含油,正好说明榨油机的出油率太低。出油少了,豆饼里面有油,当然豆饼就软了。
有可能是压力调节没有调好,也有可能是榨油机本身压力小。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
3. 螺旋榨油机进料慢
榨油机开机前的要点:
1、开机前先将齿轮箱内加注10公斤机油。
2、可用干饼加适当水份约6-8%,拌均后喂入料斗榨膛,将榨膛磨光,开始喂料,干饼应缓慢,不能太猛,待走出料正常后,再适当增加喂入量,饼反复使用其水份逐渐减少,此时适当加水。若饼进料太猛,太干都会使榨膛压力突增,引起榨膛堵塞,造成机器事故。
3、榨膛温度适宜,会有良好的压榨效果,因此正式压榨前应设法提高榨膛温度。其方法可用炒热的料胚,也可用加热水拌的干饼,缓慢进料,反复磨机,待温度升高,直到外表面烫手为止,然后进行正常压榨。榨油机的使用: 使用榨油机之前,首先应准备好全部辅助器具和容器,检查并调整传动带松紧程度。然后开动电动机,使机器空运转15min左右,检查榨螺轴的转速。一般转速应在33dmin左右。空转时要注意齿轮箱内齿轮的啮合情况及声音是否正常,各轴承部位和电机是否正常∪绲缌鞴撸α⒓赐3导觳椋髡笤倏
4. 螺旋输送机上料慢
振动盘振动乏力或过慢,零星地或不规则地送料,可能是由于:
1.弹簧断裂
2.底板太薄
3.安装台面有缺陷,缺少硬度。如果悬吊于设备台面,会造成振动过弱,台面厚度应该至少达到1-1/2",这样才不会吸振,圆柱式撑脚必须配备三角支撑片。
4.台面不水平
5.盘内有杂物
6.线圈气隙应尽可能小
7.机器节奏过快导致零件从振盘滑落。
8.零件太多
9.电网波动
10.控制器需要重新调整以适应电网波动。
11.零件问题:超差、弯曲、含油等
12.盘与底座紧固螺丝不紧或位置不对。
13.物料变更,应当重新修整盘面并重调底盘
14.底盘调整不当
15.在使用气吹的场合可能会产生一些问题,可能存在:气压不稳、气源污染、含水或油,这些污染物会滞留在振盘表面,导致送料速度减慢甚至不走。气源必须清洁、干燥,配备独立的调压器、过滤器。不要使用刚性的管子会降低送料性能。应当使用柔韧的软管。
5. 螺旋提升机上料慢原因
1、速度快慢调整:右侧边有三个小孔,前面一个为导轨震动速度调整,当螺丝送料太慢时,可调第一孔向顺时针旋转,速度会加快。
2、导轨宽度调整:依螺丝机牙径调整导轨宽度,前面用螺丝控制宽度,导轨宽度调整后面可以宽一点,前面要窄一点,保证螺丝前后移动顺畅间隙不能太大。
3、高度调整:导轨宽度调好后可装入螺丝,打开电源,让螺丝掉入导轨,再依螺丝头部厚度调整前面导料糟的高度,高度和宽度一样,后面高一点前面低一点,保证螺丝前后移动顺畅但间隙不能太大。
4、挡片阻力调整:如果感觉取螺丝出来时挡片的阻力太大,这时可以将导轨抽出来,把压挡片的澕形弹片弹性变小一点,挡片阻力小了,取料就更轻松。
5、毛刷高低调整:毛刷高度是前面刚好贴着螺丝的头部,也同样采取后面高一点,前面低一点的原则。
6、导料糟位置调整:先根据批头大小调整导料糟的宽度,再根据螺丝头部位置进行“前后、左右”四个方位进行调整,确保批头从各个角度下去都能对准螺丝头部,并能顺畅地将螺丝取出来进行锁付
6. 螺旋榨油机下料慢怎么回事啊
提高榨油机的出油率可以将原材料用炒锅加温后出油率比普通冷榨要高一些,口感、香味也会更好,至于油的品质那就要看你使用的榨油机了,有的榨油机榨出的油是黑黑的,油渣很多,那就要配一个离心式滤油机过滤 螺旋榨油机主要用于个体家加工用的榨油机。该产品属于液压全自动榨油机的一种,产量不大,但是简单方便。现在主要的产品是螺旋榨油机。冷榨的也有螺旋榨油机,价格比较低廉,但是出油率不高。
7. 榨油机不走料什么原因
1、使用榨油机之前,首先应准备好全部辅助器具和容器,检查并调整传动带松紧程度。然后开动电动机,使机器空运转15min左右,检查榨螺轴的转速。一般转速应在33dmin左右。空转时要注意齿轮箱内齿轮的啮合情况及声音是否正常,各轴承部位和电机是否正常。榨油机空转时,电动机电流应为3A左右。如电流过高,应立即停车检查,调整后再开机。
2、空载正常后,备好50kg左右的菜籽或黄豆,准备投入进料斗。注意:开始压榨时进料不能太快,否则榨膛内压力突然增加,榨螺轴转不动,造成榨膛堵塞,甚至使榨笼破裂,发生重大事故。因此开始压缩时,进料应均匀缓慢地投入进料斗,使榨油机进行跑合。如此反复多次,持续3~4h以上,使榨油机温度逐渐升高,甚至冒青烟(这是正常现象)。开始压榨时榨膛温度低,可缓慢拧动,凋节螺柱上的手柄,加大出饼厚度,同时提高入榨胚料的水分,待榨膛温度。升至90℃左右,榨油机正常运转后,可将出饼厚度调至1.5~2.5mm,并将紧固螺母旋紧。
3、油机正常运转后,含油量高的油料出油大多集中在条排和前组圆排处。条排处的出油约占总出油量的60%,前组圆排处约占30%;而末端排出油则很少,成滴不成线,油色很清。反复榨二三次即可将菜籽或黄豆的油榨尽,在这期间可将含油较多的油渣均匀地掺人料胚中压榨,下料时要保持均匀,切忌忽多忽少,否则将影响榨油机的寿命和出油率。
4、运转过程中要经常检查榨油机的出饼情况,并控制胚料的水分既不过高也不过低。正常的出饼应呈片状,靠榨螺轴一面光滑,另一面有很多毛纹。如出饼疏松无力,或出饼不成形,色泽较深,用手一捏即成碎块,这说明胚料加水太少;如出饼发软,成大片状,或出油泡沫增多,则说明加水太多。正常情况下,圆排之间不出渣或很少出渣,在条排处出渣,如出渣呈细片状说明水分多,出粉渣则说明水分少。此外,以出油位置变化可看出入榨水分是否合适,当入榨水分过高或过低时,出油位置均向后移。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