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卡之家

榨油机螺旋轴的拆卸图(榨油机榨轴拆卸图片)

来源:www.zhongliu99.net  时间:2022-12-23 02:01   点击:212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榨油机榨轴拆卸图片

如果是热榨,是很正常的, 在它的工作过程是利用螺旋轴的不断旋转带动螺旋随着导程的缩小或根圆直径逐渐的增大,使榨膛空间体积不断缩小而产生压榨作用;榨出的油脂从榨笼缝隙中挤压流出,同时将残渣压成屑状饼片,从榨轴末端不断排出。

在不断的摩擦中产生蒸汽是很正常的, 但是在用一段时间最好停机冷却一下

2. 榨油机拆卸与安装

榨油机轴承拆卸方法 :

应将主机加热进行拆卸,拆卸时应该先将榨油机上保护帽,圆螺母,调节螺栓,椎体轴承,摧力轴承缷下,用管钳或工具夹住螺旋轴的一端,另一端用板杠插入锁紧螺母孔内,旋转即可松动锁紧螺母,然后迅速将各节榨螺,出渣梢头等拆下来。如果螺內阻塞不好拆下,地面上可以垫一木板,二人将榨螺轻撞几下即可卸下。

3. 榨油机榨轴拆卸图片大全

螺旋榨油机不进料怎么办?原因及解决办法:

1、油料的水分过多,应进行日晒或炒干。

2、机器没有磨合好,榨螺表面不光,应用砂布打磨榨螺轴或用干渣磨光。

3、榨油机榨螺磨损,榨螺多边形被破坏,应更换榨螺。

4、下料旋磨损严重,变形。

5、料斗下面三通或者齿箱套磨损严重。

螺旋榨油机不出油怎么办?原因及解决办法:

1、原料不湿或太干,受潮发霉,籽料不饱,杂质过多引起。须重新清选油料,并高速好油料水分。

2、开榨初期,榨膛温度低,出饼太薄或太厚、零件磨损等都会引起不出油或出油率过低。

3、油料过湿或者过干,调节油料的水分。

4、油料受潮发霉、籽粒不饱、里面含有杂质过多,发霉变质的油料不得入榨,即使能榨出油,食用后对人体健康有害;

5、榨条油线堵塞,拆开榨膛,清洗榨条,疏通被堵塞的油线;

6、榨条安装不当,一旦过紧就会不出油,过松则易漏渣;

7、饼厚调不到1.5mm之内

8、当压榨含油量高或是粘度较大的油料时,应拆出排骨圈,重新装配条排。增大其间隙来解决排油问题。

9、榨轴、榨螺、出饼圈、导饼环磨损严重,则需要更换。http://www.gyqljx.com/jszc/24.html

4. 榨油机榨螺怎么拆

  榨油机安装与拆卸程序相反,在安装时应注意配件的紧固相联接件,除机体与支架相连的两螺栓要拧紧外,其余机体与定位支承板,支架与机座相连紧固联接接件都暂不要拧紧,等榨螺轴装入使榨螺锥面抵紧出饼口锥面后,再依次拧紧机座螺栓,定位支承板处螺母。

  机体安装后,其榨膛的中间线是否与支架、定位支承及减速箱等的安装后连接中间同轴,可从榨螺能否顺得旋入旋出调整螺杆来判断,若不顺利,应松开支架、减速箱、定位支承板与机座的螺栓联接进行调整。

5. 榨油机主轴的安装图

榨油机启动开关的安装方法:

安装前,应对新购的榨油机进行彻底清理。抽出主轴,卸去上榨笼,用砂布将榨螺外表面、内表面和螺旋喂料器打磨光洁。对所有润滑部位加注润滑脂,齿轮箱中所加的润滑油,其品种和牌号应符合说明书上的要求。

圆排打磨光洁后,在装机时必须按原来的位置排列,不能错位,因为圆排的排列位置和顺序对榨油性能关系极大。圆排装机后用压紧螺母压紧,压紧程度以圆盘在榨油时能蠕动为宜。

榨油机经过以上处理后,就可用地脚螺栓将其固定在基础上。在安装榨油机时,电动机的皮带轮应和榨油机皮带轮对齐,位置适度,旋转方向正确,传动带的松紧度应调整适当。

6. 榨油机榨轴拆卸图片及价格

螺旋榨油机好。

螺旋榨油机工作原理: 榨油机运转时,经过处理好的油料从料斗进入榨膛。由榨螺旋转使料胚不断向里推进,进行压榨。

由于料胚在榨油机的榨膛内是在运动状态下进行的,在榨膛高压的条件下,料胚和榨螺、料胚和榨膛之间产生了很大的摩擦阻力,这样就能使料胚微料之间产生摩擦,造成相对运动。

另一方面,由于榨螺的根园直径是逐渐增粗,螺距是逐渐减少的,因而当榨螺转动时,螺纹使劲料胚即能向前推进,又能向外翻转,同时靠近榨螺螺纹表面的料层还随着榨轴转动。

这样在榨膛内的每个料胚微粒都不是等速度,同方向运动,而是在微粒之间也存在着相对运动。

由摩擦产生的热量又满足了榨油工艺操作上所必须的热量,有助于促使料胚中蛋白质热变性,破坏了胶体,增加了塑性,同时也降低了有的粘性容易析出油来,因而提高了榨油机的出油率,使有料中的油压榨出来,并从园排缝隙和条排缝隙流出。

液压榨油机工作原理: 液压榨油机是用油传递压力,使油料在静态下受压的齿条。

按油泵的动力来源有手动和电动两种;按给坯饼施加压力的方式可分为立式和卧式。

立式液压榨油机底座上固定有1个油缸,缸中装有圆柱状活塞,活塞上部与承饼盘连成一整体。

料坯经预压成圆饼,外套饼圈,以20~40个圆饼叠装在承饼盘与顶板之间,饼与饼之间用带孔的薄垫板分隔,驱动活塞上顶,产生压力,压榨料饼出油。

榨毕后油泵停止加压,活塞下落,将渣饼卸出,重新装上料饼,以此反复间歇榨油,每榨一次约需2~5小时。

在用电动油泵时可组成循环油路系统,同时操纵数台液压榨油机作业。卧式液压榨油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与立式基本相同,其设备安装方便,流油顺畅,油饼圈上不积油;但占地面积大、需设有退榨用的重锤、滑轮或螺杆机构。

液压榨油机的压力大,一次出油率高,榨油机齿条运动部件少,维修保养方便;但料饼装卸的劳动强度也较大。 设备耐用度比较: 从以上工作原理上可以看出,要想把油料作物榨出油,压力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螺旋榨油机属于物料在推进空间缩小的情况下产生的压力,液压榨油机是采用液压缸压缩空间来得到的压力;但是不同的是螺旋榨油机的料是流动性的,属于动压,液压榨油机是静止性的,属于静压。

这样就存在一个问题,机械磨损,大家都知道山茶籽粗脂肪含量44.24%,粗蛋白含量8.38%,粗纤维含量4.91%,灰分含量2.32%,皂苷含量8.68%,水分含量8.6%,其他22.85%,可以发现粗纤维含量很丰富,纤维素越高对榨油机磨损就愈大,因此,用户如果选用螺旋榨油机来压榨茶籽,机器维修率就很大,也就是机器不耐用,并且压榨山茶籽的榨螺设计和压榨其他油料的榨螺形状不同,不能互换。

液压榨油机就不存在这种情况,因为液压榨油机属于静压,摩擦很少,所以机器的维修率很低。

这是对机器耐用度的比较,液压榨油机似乎更胜一筹。 设备出油率和工作效率比较: 从产量来说,螺旋榨油机压榨山茶籽产量要比液压榨油机产量高,根据用户资料得出的经验,同样价格的螺旋榨油机要比液压榨油机产量高,因为从工艺上来讲,液压榨油机操作较螺旋榨油机麻烦,需要先粉碎再用蒸汽蒸,然后用装料,再加压,压力达到35Mpa后还需要恒压20分钟以上,才能榨净。

螺旋榨油机就简单多了,直接剥壳烘炒,就可以压榨,一次榨净。

所以效率要高。

再从出油率来说,因为液压榨油机压力面积相比螺旋榨油机要大,因此压力要小,再者来说,液压榨油机压强最高只允许达到35Mpa,这也是出于安全考虑。螺旋榨油机采用四级压榨工艺,也就是油料在榨油机里面经过榨了四遍。保证了茶籽的最大出油率。 所以说,螺旋榨油机效率高,出油率也高。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