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水泥磨辊压机结构图
辊压机由两个相向同步转动的挤压辊组成,一个为固定辊,一个为活动辊。物料从两辊上方给入,被挤压辊连续带入辊间,受到高压作用后,变成密实的料饼从机下排出。排出的料饼,除含有一定比例的细粒成品外,在非成品颗粒的内部,产生大量裂纹,在进一步粉碎过程中,可较大地降低粉磨能耗。
2. 水泥磨辊压机结构图片
1、辊压机的辊缝在水泥粉磨中设置25左右比较合适,没有标准值,要根据熟料和混合材、石膏的易磨性来确定。
2、辊压机,又名挤压磨、辊压磨,是国际8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新型水泥节能粉磨设备,具有替代能耗高、效率低球磨机预粉磨系统,并且降低钢材消耗及噪声的功能,适用于新厂建设,也可用于老厂技术改造,使球磨机系统产量提高30—50%,经过挤压后的物料料饼中0.08mm细料占20—35%,小于2mm占65—85%,小颗粒的内部结构因受挤压而充满许多微小裂纹,易磨性大为改善。
辊面采用热堆焊,耐磨层维修更为方便。
3. 水泥粉磨辊压机
打散机一般与辊压机相匹配,主要是靠物料重力作用进入打散机的打散格内产生碰撞和打散!然后经循环风机的拉风细粉入磨!
4. 水泥辊压机和磨机配套
产量还与入磨粒度、混合材与熟料的比例、混合材品种、产品细度、传动电机功率等因素有关。
这个还要看整个粉磨系统配置的。
1、开路磨,50~55t
2、闭路磨(配选粉系统),60~65t
3、闭路磨(配辊压系统),75~80t
5. 水泥厂辊压机图片
旋窑,又叫回转窑;区别于常见的水泥立窑。
自1906年,丹麦史密斯公司的成套水泥装备进入我国,1958年我国第一次自行设计、制造的两套直径2.4×40米中空干法窑设备,在新疆乌鲁木齐市顺利投产成功。我国的水泥装备从无到有,大致经历了5个阶段。
一、1906年天津市民族资本家周叔发先生人丹麦史密斯公司购进两套2×20米中空干法生产设备,在唐山市建成了启新水泥厂,这是我国的第一座水泥工厂。1912年史密斯公司在北京成立办事处,多次扩建启机关报水泥厂,使该厂到解放前夕,拥有8条水泥生产线,其年生产能力达40多万吨。1923年,上海龙华建成2条直径2.3~3.4×66米湿法生产工艺线。1930年~1936年,广州市西村建成3条直径3~2.4×84米湿法生产线。1937年,重庆建成直径3~2.4×84米湿法生产线。史密斯公司并于1928年将办事处迁往上海,与德国克虏伯公司共同配合,向这些工厂提供了全套设备。这些设备从收尘、仪表、控制等都很齐全,设备质量较好,管理可靠,堪称一流设备,形成了中国20世纪初40年代以前以民族工业为主体的水泥工业装备形象。
二、日本入侵我国东北三省之后,为了建筑工厂开矿山、制造军火等需要,从日本引进大批成套水泥装备,有直径2.7直径~2.3×60~78米的中空干法窑,也有直径4×42米半干法窑,共20余座,从东北的牡丹江、哈尔滨到华北西部的太原,建设工厂10余座,年生产能力达200余万吨。这些设备大多由日本石川岛、川崎、神户等重机工厂制造,也有德国克虏伯的大型破碎设备等,与丹麦史密斯公司的二级中心运动减速等设备相比,日本制造的设备太多,工艺粗糙,选材较差,仪表控制简单,很多没有收尘设备,工厂污染严重,事故频繁,操作不安全,不断发生死亡事故。这些设备建国以后,国家用了较大的财力、物力,进行整治、改造、更新,才得以继续使用。
三、建国初期,我国曾于1952年~1953年,先后向民主德国、罗马尼亚、捷克、波兰买进26套湿法水泥成套设备。在50年代中至60年代 初期,大批的国外机关报设备新技术进入中国,原有的老旧设备在新设备、新技术的影响之下,先后得到改造更新,我国的经济建虽受美国为首的集团封锁,水泥装备已具备世界的先进水平。
四、我国的“一五”、“二五”、“三五”计划建设时期,国家建设高潮兴起,水泥开始列入国家紧缺物资,实行国家计划分配,此时我国虽已能自力更生制造直径2.4×40米的干法中空窑和直径3.5×145米湿法成套设备,但由于国家重型机械加工能力不足,全国军工、冶金、水电、煤炭、交通等一一按计划统一排队生产,水泥装备后只能落实一二。在“自力更生”的感召下,一些加工能力有所剩余的大中型造船厂,先后挤出力量,生产窑、磨等水泥主要设备,建材工业在大型工作母机少、机床精度差、优质钢材分配不足的情况下,也生产水泥设备,但是组织成套设备还需要许多辅机设备如电器材料、仪器仪表。到“文革”期间,更是难上加难。在水泥厂建设中,设备已成“僧多粥少”,靠找关系挖墙角组织成套;而质量上更“无绳自律”,靠修整进行安装,一个工厂七八年才建成,装备技术、质量及供应量已是困难年代。
五、改革开放以来,调整水泥装备制造与分配的机制,开放市场,水泥设备的供求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首先是乡镇企业的兴起,他们的技术从简入繁,不断提高,有的已掌握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先进技术水平如辊压机、立磨技术,小型立筒预热窑、一级破碎机等,他们与建材系统的机械企业并肓努力,组织生产了一大批机械化立窑、小型立筒预热窑等成套设备,从水泥矿山的破碎运输到水泥出厂的包装、散装出厂设备,一应俱全,从而使得我国的立窑水泥、小旋窑水泥每年从200万吨~3500万吨生产能力的速度增长,促使我国成为全球的水泥大国。
6. 水泥磨辊压机工作原理
立磨抬辊工作原理:
在煤粉生产过程中,主电机通过减速机带动磨盘转动,同时热风从进风口进入立磨机体内,原煤通过下料管落到磨盘中央,恒速旋转着的磨盘借助于离心力的作用将原煤向外均匀分散、铺平,使其形成一定厚度的料床,原煤同时受到磨盘上多个磨辊的碾压,并被粉碎。
在离心力的连续驱使下原煤不断向磨盘外缘运动,当离开磨盘的粉料遇到通过风环进入磨内的热气体并随之上升,经磨机中部壳体进入到分离器中,在此过程中煤粉与热气体进行了充分的热交换,水分迅速被蒸发。
7. 水泥磨辊压机液压系统结构图
比较常见的立磨减速机有二级减速式立磨齿轮减速机,三级齿轮减速式立磨减速机,双行星三级减速式立磨减速机。在立磨系统中,主要设备通常包括:磨主电机,磨主齿轮减速机,减速机润滑装置,主电机稀油站,吐渣斗提,液压装置,磨辊润滑装置,密封风机,磨机喷水装置,回转锁风阀,振动喂料机,立磨选粉装置。 一:二级减速式立磨齿轮减速机(见图2) 图2二级减速式立磨减速机结构图: 此减速机采用一级锥齿轮、二级行星轮结构。 主要优点: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效率高、运转平稳:易与安装维护等。 (1)锥齿轮传动部分 齿轮减速机输入级为一对锥齿轮。大小齿轮均采用渗碳淬火钢进行制造,并采用硬齿面加工方法加工而成,强度很高。小锥齿轮和大锥齿轮均通过轴承座装入下壳体中,两轴承座法兰下设有调整垫,用于调整齿轮副接触区的位置和齿侧间隙。 (2)行星级齿轮传动部分 行星级齿轮传动主要由太阳轮、行星轮、内齿圈等组成。工作时太阳轮浮动,以便使其轮齿同时和三个行星轮均匀接触,达到均载目的;行星轮安装在行星架上,在绕自身轴线传动的同时,也随行星架绕太阳轮公转。内齿圈固定在壳体上。太阳轮,行星轮均为渗碳淬火后磨齿齿轮,内齿圈为调质齿轮。 (3)鼓形内齿套 在两级齿轮传动之间设置了鼓形内齿套,其作用是连接两级齿轮之间的传动。内齿套随行星级中的太阳轮一起浮动。 (4)平面滑动推力轴承 为承受磨机工作中的动静载荷,减速机上部设置了平面滑动推力轴承,靠高压油在推力盘和推力瓦之间行成一层动压润滑油膜进行工作。 二:三级齿轮减速式立磨减速机(见图3) 为满足立磨减速机大型化、大速比、大扭矩的要求,在二级减速结构基础上,增力了一级平行轴传动形成了一个新系列一一级锥齿轮,二级平行轴,三级行星齿轮的三级减速结构,以增大减速机的传动比,同时也减小了锥齿轮的直径,降低锥齿轮的加工成本,降低产品成本。 三、双行星三级减速式立磨减速机(见图4) 随着立磨减速机在向大功率密度方向发展,减速机结构中又以行星传动的结构最紧凑、功率密度最大。在总结二级减速和三级减速的经验基础上,诞生了由一级锥齿轮,二、三级行星齿轮的新三级减速结构。该结构减速机减速比更高、传递功率更大、体积更小,重量更轻。
8. 水泥厂生料磨辊压机工艺流程
立磨生产能力要看立磨的规格,比如3425磨它的生料产量是185吨/小时。(34代表磨盘中心园直径,25代表磨辊直径)1915磨它的生料产量45吨/小时。(磨机规格表示方法同上)你如果需其他规格的立磨产量请将规格一并提供。有时因磨的材料有很大区别可能有些误差。我是搞立式磨机的可以提供一些帮助。
9. 水泥辊压机图片
液压加压的吧,一般可能就这几种:
1,控制问题,检查检查控制仪表或者触屏的设置吧。
2,液压问题,可能有液压阀坏了。
3,传感器问题,看看压力传感器。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