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卡之家

华通动力铣刨机(华通机械配件厂)

来源:www.zhongliu99.net  时间:2022-12-20 16:52   点击:266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华通机械配件厂

华通(常州)焊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11月,公司占地面积18余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万余平方米(其中研发场所3000余平方米)。公司拥有员工800多名,其中各类工程技术人员300多名,公司地处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毗邻中国的经济中心――上海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常州华通焊业股份有限公司拥有3个全资子公司:常州全通特种焊材有限公司、常州华通孤光焊接材料有限公司、常州华通特材焊接服务有限公司。

公司是主要从事各类焊接材料、焊接配件及智能化自动焊接装备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目前主要产品包括有各类碳钢焊丝、低合金钢焊丝、不锈钢焊丝、铝合金焊丝、药芯焊丝、特种焊条、焊接配件、焊接装备等各系列上百个品种。

2. 华通机械配件厂招聘

很垃圾,三班两倒,一个月休息4天,而且不放节假日,工作环境有粉尘,有异味,不包吃住,工资低,而且企业里的招聘的人事部经理很不守时,领导素质不高!

3. 华通焊接设备厂

还行。北京市远东电子厂是远东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00年11月21日,公司专业从事电子产品的“SMT表面贴片焊接、组装测试、元器件与结构定制件物料配套采购、软硬件技术支持、二次开发(除成本、提性能)”OEM/ODM/EMS业务。

十余年来公司依靠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卓越运营,与合作客户实现互利双赢,现已成为北方产品化协同研发能力最强、加工规模最大、生产工序最全、科技精度最高的电子产品制造与协同研发服务商。远东集团以“城乡一体化、工贸一体化”发展战略,经过近三十年的蓬勃发展,全球已拥有远东电子电路集团、远东德力、远东德丰、瑞士瑞达、三河多层、三河电子、远东德盛、沧州华通等十余家全资控股子公司。

在电子工业制造领域中已打通整个定制结构件产业链,包括PCB、模具、注塑、线材、焊接、组装等产品的加工和测试,通过三标一体认证,产品广泛运用于航空航天、国防军工、节能环保、医疗保健、金融电子、卫星通讯等高科技领域。

获得国家星火计划、全国质量奖等多个奖项荣誉。

4. 江苏华通机械

江苏华通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07-27,注册资本为6010万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茅荃,经营状态为存续,注册地址为南京市秦淮区紫云大道9号。

经营范围包括道路、桥梁、水工结构、房屋结构的检测、设计、施工、养护及项目管理、技术服务、软件开发及技术转让,工程监测、测量,地理信息系统开发及应用,建筑、道路新材料的开发、推广、销售,市政工程的设计及施工。许可项目:港口经营;港口货物装卸搬运活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审批结果为准)一般项目:机械设备租赁;运输设备租赁服务

5. 华通配件电话

宁波华通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1998-08-03在浙江省宁波市注册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镇海区庄市。宁波华通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302007048844225,企业法人郑绍琪,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宁波华通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道路普通货运(在许可证有效期限内经营)。 高低压电器、高低压输变电配电成套设备制造、加工;机电设备(除轿车)、电子产品、变压器、金属材料、建筑材料、装潢材料、仪器仪表、家用电器、化工材料(除化学危险品)、汽车配件、五金、花木的批发、零售;自营和代理货物和技术的进出口,但国家限定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货物或技术除外;绿化工程的施工、养护。

在浙江省,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606942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100-1000万 和 1000-5000万 规模的企业中,共1527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优秀。宁波华通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对外投资5家公司,具有0处分支机构。

6. 华通机械配件厂怎么样

简介:大连华通轮胎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04月16日,主要经营范围为轮胎、五交化产品、汽车配件、建筑材料、机电产品、日用百货、文化用品(以上均不含专项审批)的销售等。

法定代表人:张晓东 成立时间:2003-04-16 注册资本:1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210200000342067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地址: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迎春路一巷7-6-2号

7. 华通汽车配件

简介:,是一汽丰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认定为丰田国产汽车销售、零件供应、保养维修的4S经销店,丰田汽车(中国)有限公司认定的丰田进口汽车4S店,是丰田汽车在中国五大零件供应中心之一。

法定代表人:陈宗烓 成立时间:1995-04-22 注册资本:32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440700400031259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中外合资) 公司地址:江门市建设三路156号

8. 华通机械配件厂地址

是民营企业。

浙江华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系全国民营会员企业500强、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100强、绍兴市"高新技术企业",是一家以汽车配件为主,房地产、金融等多元化经营的综合性集团公司。

公司是上海大众、上海通用、一汽集团、东风集团、广州本田等汽车主机厂的定点配套A级供应商,也是德国贝洱集团、法国法雷奥集团、美国博莱恩斯公司等诸多世界一流企业的首选供应商。主要产品有汽车散热器水室、暖风器水室、暖风器壳体、内饰件、外饰件、座椅系统塑料件、安全系统塑料件、车灯系统塑料件、其他汽车塑料件等系列,产品覆盖国内生产的轿车95%以上,在北美售后市场,汽车冷却系统产品的市场份额超过50%。拥有注塑成型、精密注塑成型、二次注塑成型、气辅注塑成型、挤出成型、震动摩擦焊接、超声波焊接、热板焊接、组装/测试等加工设备和技术方法。

9. 山东华通液压机械厂

河北省景县华北橡胶厂

河北省衡水景县水工橡胶厂

河北澳通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河北澳通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衡水银利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衡水胜达液压橡塑有限公司

河北省衡水市盛德特种管业有限公司

河北省景县光明橡胶厂

河北省景县飞达实业有限公司

河北省景县意胜橡胶配件厂

河北省景县瑞达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河北省景县华龙橡胶有限公司

河北九星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河北省景县飞龙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衡水亚冠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衡水高科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河北鸿途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河北省景县兴华金属橡胶塑料制品厂

衡水晟泰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河北省景县长城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河北欧亚特种胶管有限公司

河北恒宇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河北宏远液压橡塑管业有限公司

河北三丰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河北省景县鸿泰橡胶厂

河北省景县瑞丰橡塑管业有限公司

河北省景县宝力橡塑制品厂

河北省景县远大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河北省衡水市华北塑胶有限责任公司

河北省景县龙华液压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河北省景县方正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河北省景县景嘉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衡水奥隆液压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河北恒业液压橡塑有限公司

河北省衡水东方工程橡胶有限公司

河北省景县冀中橡塑管业有限公司

河北省衡水飞亚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河北省景县华北橡胶厂

衡水永兴液压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河北省衡水巨力金属橡胶厂

河北省景县畅兴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河北省景县中天矿治橡塑有限公司

河北省景县恒通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河北省衡水琦祥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河北省景县鑫龙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河北省景县中立橡胶有限公司

河北省景县华升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河北西伯力特种橡胶有限公司

河北省衡水第二橡胶厂

河北环球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河北省景县天成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衡水威格橡塑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河北省衡水华鑫橡塑有限公司

河北省景县昌盛橡塑制品厂

衡水龙杰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河北省衡水新亚橡塑有限公司

河北省景县腾扬橡胶有限公司

河北省景县博华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河北省景县冀龙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景县鑫源橡塑制品厂

河北省景县千山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景县华港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河北省景县恒源橡塑制品厂

河北省景县奥盛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河北省景县大洋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河北省景县盛世橡塑有限公司

河北省景县华北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河北省景县永达橡塑有限公司

河北省景县华通橡胶化工有限公司

河北博通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河北省衡水中财橡胶厂

10. 山东华通机械

新中国70年,上海“创业史”的100个瞬间①(1949-1963)

一、百废待兴(1949-1963)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新中国的上海开始全面探索复兴之路。各经济领域的社会主义改造快速完成,公私合营的浪潮也加速战后国民经济复苏。新中国第一个15年间,上海工人阶级通过艰苦探索,在工业、科技方面创造了国内多个第一,为国家建设奠定了基础。

1、绮云阁上第一面红旗

1949年5月12日至27日,解放军投入近40万兵力解放上海。1949年5月25日凌晨1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上海市区苏州河以南全部地区。是日,南京路上,永安公司大楼最高处绮云阁升起红旗,以欢迎解放军进入南京路。

1949年5月2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宣告成立。上海解放之后,上海市军管会接管“四行二局一库”(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中国信托局、邮政储金汇业局和中央合作金库)。

2、解放军全面接管上海经济

1949年5月2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同日,市军管会接收了原中央印制厂上海厂,改为上海印制一厂,并以最快速度,扩建成五个工厂,同时开工印制人民币。同月,坐镇上海的陈云将华北贸易总公司改组为11个专业公司。各专业公司均在中小城市设立分支公司,统—调度资金和干部。上海这一试验为全国性经济体制调整提供了经验。

1949年6月9日,上海第一家国营商业公司上海市贸易总公司成立,宣告上海解放之后经济重建开始。

在重振国民经济的同时,上海还要应对敌对分子的破坏。当年6月10日,上海对银元、美钞等投机活动进行打击,查封了证券大楼,稳定了金融、物价。

3、上海首家企业进行公私合营——华通开关

1949年12月16日,上海开始对重要私营企业进行公私合营,华通电业机器厂(今华通开关厂)是上海首家进行公私合营的企业。

华通开关厂历史可以追溯到1919年1月。当时杨树浦发电厂变压器间总领班姚德甫等集资白银6250两,并利用与英籍大班的关系,承揽电力公司外装业务,创办华通电业机器厂,设址在狄思威路(现溧阳路)。初期租借两间厢房,雇用10余名工人,制造熔断器和从事电器修理业务。1934年华通开关厂因生产摇头电风扇和自冻器而声誉鹊起。1937年抗战爆发后,被迫停工。1940年,工厂进行了扩建,职工增至900人左右。

2005年上海华通开关厂实施转制,原址用于商业开发等活动,现已建成“新梅共和城”。

4、四月危机

1950年,国民党残余势力对上海发电厂等设施进行空袭造成全城停电,同时上海投机资本利用物资匮乏的机会大做投机生意,引发全国性物资涨价。至4月,上海国民经济极度困难,被称为“四月危机”。

4月14日,中共中央发出《救济失业工人的指示》。4月27日,上海市政府拨款10万元救济失业工人及其家属,随后成立上海市失业工人临时救济委员会。到1952年底,累计救济失业工人80余万人次、家属140多万人次,发放救济米7500多万斤、贷金1.35亿元,安置15.91万失业工人就业。当年6月,全市经济逐渐好转。9月,申请开业复工的工厂、商店分别增至286家和1033家。

5、金融行业公私合营完成

1952年12月1日,上海60家银行、钱庄、信托公司合并成统一的公私合营银行。新中国金融体系进入试水阶段。当年,全市国营、公私合营企业职工进行工资改革,至1953年有23万名职工工资调整。1956年工资调整扩大到500多个行业、4万多家企业、60万名职工,年均工资提高14.5%,为70.01元,比全国水平高37.3%。上海工业总产值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

6、日本工会代表团访问上海

1954年,以中村满夫为团长的第一个日本工会代表团访问上海。此后,日本民间团体、日中友好组织的代表和友好人士到访络绎不绝。1953年至1954年间,中国国事外交逐步恢复,先后与印度、日本民间代表团开始进行接触。

7、上海开始按计划实行凭票定量供应

1954年3月1日,全市行业、居民用食用油开始按计划实行凭票定量供应,上海迈入计划供应时代。当年9月15日,上海发放第一期布票;1955年,上海首次发行上海市通用粮票。

1955年9月,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部”名义制定的1955年版的全国通用粮票开始在全国各地发行使用,粮票和购粮证作为“第一票”进入了新中国的票证历史舞台,中国自此拉开了长达近40年的“票证经济”帷幕。

8、上海-南京-武汉-北京民航班机开航

1955年1月1日,上海-南京-武汉-北京民航班机开航。该航线机型为美国道格拉斯公司研制的固定翼螺旋桨驱动的DC-3型客机。这是解放后联通京沪的第一条航线,是建国后我国民用航空事业的一个重大进步。

1949年11月2日,中苏签订合同,各出资50%,总资本4200万卢布,成立中苏民用航空,管理层人员由中方苏方共同派人出任,成为新中国第一家航空公司。其主要用以维系中苏盟友关系,同时方便新疆等偏远地区与内陆城市来往。1952年,中国民航局奉政务院和中央军委的命令设立中国人民航空,这是新中国第一次尝试民航政企分开。1955年,随着国内经济的复苏,经济交往促使民用航空开始重视重点城市之间的联络。

9、上海市第一支青年志愿垦荒队出发前往江西

1955年10月18日,第一支由90人组成的上海青年志愿垦荒队到江西省德安县九仙岭农村务农,创建当地第一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共青社”。至1956年1月全市共动员4721户、7498个劳动力(连家属共12961人)赴江西省垦荒。1978年,胡耀邦同志为共青社题写新名字“共青垦殖场”。30年后,留在垦殖场的上海老垦荒队员只剩17人,胡耀邦同志为之题写新名“共青城”,即今天的江西省共青城。

1958年5月,8681名上海知青到湖北、安徽两省国营农场务农。1963年至1966年,上海分两批动员城镇初、高中毕业生和社会青年参加新疆建设兵团,累计85155人赴新疆。至1978年,全市有111.3万名知识青年到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云南、贵州、江西、安徽等地和上海郊县的农村、农场务农。

10、全国最大私营公司完成公私合营

1955年11月23日,全国最大私营百货商店上海永安公司完成公私合营。1956年1月20日,上海市资本主义工商业申请公私合营大会在中苏友好大厦召开。市工商联主任委员盛丕华代表全市私营工商业者递交《上海全市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申请书》,副市长曹荻秋接受申请书,并宣布市人委批准全市205个行业、106274户私营工商业户实行公私合营。

到年底,全市公私合营企业的私股资金共11.22亿元。至此,上海完成商业领域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上海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34.3%,高于全国28.2%的增幅。全市工业总产值中,国营经济占23.3%,公私合营经济占69.7%。

11、复旦601型电子积分机诞生

1946年,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发明人类第一台计算机。相隔10年后,1956年5月25日,复旦大学数学系和物理系师生合作研究、设计,成功研制中国第一台大型电子模拟计算机——复旦601型电子积分机,它能解四阶常系数微分方程等问题。1964年,复旦602型电子数字计算机研制亮相,该计算机可用机器语言编程,运算速度每秒近万次。这是我国第一批自行研制的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也是我国高校系统最早研制成功的电子数字计算机之一。

复旦601型的研发,吹响了新中国科技行业重振的号角。

12、国产轿车凤凰牌轿车在上海下线

1957年9月20日,上海汽车装修厂(今上海汽车厂)制成上海第一辆国产吉普车。同年,上海胜利冰箱厂制成全国第一台国产9立方英尺民用冰箱。上海工业制造进入复苏期。当年全市工业总产值125.3亿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6.22亿元,出口商品总值4.52亿美元。

1958年3月9日,上海解放后首座炼铁高炉建成。同年4月23日全国第一家手表厂上海手表厂投产。9月28日上海汽车装配厂试制成功上海第一辆国产轿车凤凰牌轿车(后改名为上海牌)。10月27日,上海电机厂等试制成功国产第一台1.2万千瓦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属世界首创。1958年上海新建、扩建一大批大型骨干企业。到1960年,上海投资达34.29亿元,生产性投资占80%,其中84.6%用于重工业。

13、大光明电影院成为全国首家宽银幕电影院

1958年4月14日大光明电影院安装宽银幕放映设备,成为全国首家宽银幕电影院。

大光明电影院,始建于1928年,享有“远东第一影院”的盛名。它由中国商人高永清与美国人亚伯特·华纳(电影公司华纳兄弟的创始人)合资成立,京剧大师梅兰芳曾为其开张剪彩,匈牙利建筑师邬达克1933年对其进行设计重建。大光明电影院是亚洲第一座宽银幕电影院和亚洲第一座立体声电影院。

14、中国第一枚试验型T-7M液体探空火箭在上海升空

1960年2月19日,中国第一枚试验型T-7M液体探空火箭在上海市南汇县老港镇东简易发射场秘密发射成功。“T-7M”是我国第一种自行研制的两级无控火箭,由液体主火箭和固体助推器串联而成,可以携带19千克有效载荷。箭头舱内有测量各种工程参数的遥测系统,回收后可供科研人员进行分析研究。

早在1960年1月份,我国发射第一枚探空火箭。点火时,由于管路与推力室的连接处被震裂,推进剂泄露并在发射架上起火,导致第一次发射失败。T-7M液体探空火箭是我国飞向太空的第一步,是我国研制航天运载火箭征程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15、中国第一艘自行设计万吨级远洋货轮东风号下水

1960年4月15日,中国第一艘自行设计、全部采用国产钢材的万吨级远洋货轮“东风号”下水。江南造船厂在建造过程中先后进行300多项重大技术革新。全国18个部、16个省市的291家兄弟工厂和学校克服种种困难,为“东风号”提供2600多项器材设备。

总长161.4米、载重量1.3488万吨的“东风号”从投料到下水只用了88天,比原计划提前11天,创造了我国造船史上的奇迹。“东风号”的命名,正是响应毛泽东提出的“东风压倒西风”。

1965年12月,“东风号”正式出海试航,虽两次遭遇9级强风,但还是圆满完成了50多个试验项目。其快速性、装载量、钢材消耗量和机舱长度等指标都达到了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这标志上海造船工业技术达到新水平,也是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起点。

16、经济困难时期,上海酒、糕点、糖果实行高价敞开供应

在1961年经济严重困难时期,市场供应紧张,烟酒、食糖、糖果、糕点等均实行凭证凭票供应。为回笼货币,满足需要,国家先后对酒、糕点、糖果实行高价敞开供应,售价一般比平价约高3倍。到年底,全市出售高价商品回笼货币1.76亿元,占同期社会商品零售总额6.5%。

1962年,又增加自行车、钟表、针织品等日用工业品。是年,高价商品销售额达2亿元,占全市社会商品零售总额7.5%。到1964年12月,高价商品供应办法被取消。

17、上海援助香港列车首发

1962年,在国内生产极度困难的情况下,内地与香港的联系仍未中断。当年12月11日,首列载活禽、活家畜的快运列车753次列车从上海铁路南站新龙华站始发,经深圳罗湖口岸驶香港九龙。到2000年753次列车按计划不间断运输供港活家禽、活家畜,快运列车鲜活计划总兑现率、鲜活挂运率保证100%。

援港列车诠释了血浓于水的中华血脉亲情。

二、艰苦探索(1964-1977)

三、改革春风(1978-1992)

四、开放格局初步建成(1993-2007)

五、全面建设“五个中心”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