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也能玩出大片感,你知道什么拍摄技巧?
我知道的拍摄技巧有:
一、光线的运用。
一提到摄影,就离不开光线,因此丰富的光线可以给摄影造成各种不同的效果。我们常常提到的顺光、侧光、逆光,不同的思维方式,拍出来的片子差别非常大。因此掌握好光线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二、利用色彩的差异产生不同的心理暗示。
除了光线之外,摄影同样离不开色彩,不同的色彩有不同的心理暗示,比如红色代表激动、蓝色代表忧郁等等,好的色彩搭配会给拍摄带来非常棒的效果,但大部分影友拍摄都容易忽略这个环节。
三、巧用构图的思路。
构图,在摄影圈成为一个经常被提到的词,常见的如三分法、对角线之类的。然而这些构图都是比较常见的,如果能够突然跳出这些构图思路,将可能会带来非常震撼的效果
四、借助小道具打造特殊氛围。
此种摄影技巧也经常被摄影师用到,比如在镜头前加入一些小道具人为加入前景,让画面更加有层次感,在镜头上抹上凡士林会让画面变得朦胧柔和等,一点小小的辅助,可能让整个拍摄画面变得特别有味道。
五、夜景把握的三个特点:
1.进行长时间曝光,最好采取多级曝光的方法。
2.在大多数情况下,光源本身就是被摄对象,要把景物和光源同时表现在一个画面里,通常采取两次以上的分段曝光。在分段曝光的间隔内,不能移动照相机。
3.夜景前景用辅助照明,以加强照片的表现力。尤其人物前景,不用辅助光是不行的。
辅助光照明要注意两点:(1)辅助光源的方向要和整个画面光源方向一致;(2)辅助光不能太强,可弱一些,丢失一些层次,但符合夜间景物特点。
无人机是有人在用遥控操作,无人机的高度可高可低,认为操作,可以使无人机拍摄360度无死角拍摄,想拍什么拍什么。
1、飞鸟式,从人群中穿出,然后高速向上同时俯拍,2、游龙式,将无人机压低,使用仰拍手法,放大画面带来冲击力,3、高复勘式,从楼顶出发,向下加速,同时拍摄,产生坠落感画面
了解无人机的所有功能和设置,做好准备,找到合适的拍摄点,寻找简单的形状和图案,修正对称性和做透视矫正
现在用无人机拍摄,已经成为一种非常经常的事情了,也可以遥控无人机的飞行,特别是人难以到达的地方,可以用无人机来拍摄,就能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航拍方法技巧流程
航拍方法技巧流程
测绘无人机可进行分辨率为0.05米的全覆盖航拍,选取地面控制点进行正射纠正,提高影像的几何精度,增强可解译性,并制作现势性强、精度高且定位准确的1:1000比例尺的正射影像图。那么,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航拍方法技巧流程,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1.垂直飞升运镜法
在起飞前把镜头调校至垂直90 度向下的状态。启动录影后,即操控无人机一气呵成地快速起飞升高,这可令画面由模糊的地面变成清晰的广角画面,速度感由快而慢。如此的垂直起飞运镜手法,能快速地由(几乎)无画面突变至清晰画面,视觉效果非常戏剧化。空拍的飞升速度其实不需要很高,但切记升空动作要一气呵成,如能在带有大型图案的地面上起飞,视觉效果更佳。
2. 原地旋转运镜法
起飞至所需的拍摄高度后,调控镜头垂直向下拍摄。启动录影后,左手横向推杆令无人机定点自转拍摄,画面会看到旋转效果。这运镜法的本意不是要拍到清晰影像,而是一开始就采取具特殊风格的拍摄手法,呈现迷惑、混乱的视觉效果。惟切记无人机旋转的`速度千万不要太快,起码要让观众看到所拍景物的大概样子。如要置入人像或其他拍摄主体,便以此作圆心进行旋转飞行。
3. 后飞广角运镜法
这是一种常见的空拍运镜手法。起飞后,可先定高,再把镜头调至向著航拍玩家的方向,拍摄角度则可微微向下 (约 30 度左右)。启动录影后,以中速或高速,升高并向后飞行,把无人机快速地飞离自己。如此一来,画面上便会见到构图由人像近镜逐渐变成广角拍摄的效果。不少人在使用空拍运镜法时还会加上推送的动作,令视觉上看来像是把无人机推出去一样。
4. 异速前飞运镜法
严格来说,这说不上是运镜手法,根本上只是操控无人机平飞前进空拍。起飞后,先飞到所需的拍摄高度,镜头角度可 调至水平或微微向下(约 10至 20 度)。启动录影后,空拍机平飞前进即成。当中的跷妙是,空拍玩家可不断改变飞行速度,以营造不一样的画面观感。一般来说,想拍摄风景或建筑物细节时,可以较慢的速度前进;如在海面上飞航,则可在较低的高度作高速飞行,以带来强烈的速度感。另外,飞行的高度愈高,飞行速度看起来会愈慢,因此空拍效果应以图传预览为准,不必过于执著飞行数据上所显示的速度。
5. 横飞摆镜拍摄法
无假日由前飞改为横飞,期间机身作轻微旋转,便可达至摆镜(Pan)的效果。航拍玩家先把无人机飞到合适的高度作构图,建议飞高一点以拍摄较广角的画面,横飞摆镜时视觉效果较稳定,飞行速度也较易掌握。启动录影后,横向飞行即成。如有特定的拍摄主体,可轻微转动机身以校正拍摄方向。一般来说,向右横飞则左转,向左横飞则右转,机身自转幅度千万不要太大,这样才可得出顺滑流畅的摆镜效果。
6. 环绕拍摄运镜法
环绕拍摄可说是横飞摆镜的进化版。两者的分别是,横飞摆镜要以大弧线轨迹飞行,环绕拍摄则是要围绕中心点的主体来拍摄。其操作技巧跟横飞摆镜大致相同,也是先从特定高度构图,再横向飞行,并自转机身校正拍摄方向。进行环绕拍摄时,机身校正的转动幅度会较大,建议先以较大的圆形轨迹来练习环绕拍摄,熟习后才慢慢收细环绕的范围。
7. 追踪主体运镜法
掌握了前六招的运镜技巧后,航拍玩家便可试试追踪主体拍摄的运镜法。先选定会移动的拍摄主体,然后循直线轨迹,以均速移动尾随之。镜头角度、飞行方向皆视构图和拍摄对象而定,并无特定的操作手法。
无人机航拍方法与步骤:
1、判断天气条件
无人机航测,气象条件的好坏是前提。出发航拍之前,要掌握当日天气情况,并观察云层厚度、光照和空气能见度。
2、到达起飞地点
确定天气状况、云层分布情况适合航拍后,带上无人机、弹射架、电台、电脑等相关设备赶赴航拍起飞点。起飞点通常事先进行考察,要求现场比较平坦,无电线,高层建筑等,并提前确定好航拍架次及顺序。
3、测定现场风速
到达现场后,测定风速。华测P700E测绘无人机可抗6级风速,适应温度在零下20°C~60°C之间。
4、架设弹射架
为保证飞机起飞平稳,弹射架一般逆风架设。华测P700E采用一体弹射架的配置,对场地要求小,对地形适应性强,相较于其他产品的弹射绳设计更符合方便快捷的理念,同时最大程度的保证了操作人员的安全性。
5、架设电台
电台用于地面站和无人机之间的通讯。现阶段大多数测绘无人机都使用电台的方式进行无人机与地面站的数据交换,华测P700E的高频电台可进行长达50公里的超长距离监控,保证飞机安全高效运作。
6、当天作业日志
记录当天风速、天气、起降坐标等信息,留备日后数据参考和分析总结。
7、姿态角度调整
对于距离上一次起飞地点超过200km的起飞地点,需对飞机姿态、角度进行调整,以确保飞机准确通讯。无人机机体内都配备有电子罗盘,磁校准等设备来确保飞机在飞行过程中的自我姿态控制,由于各地地磁情况不一,华测P700E自带校准系统用来应对各地不同地磁情况对无人机的干扰以及安全隐患。
8、无人机放至弹射架
安装时需检查无人机各部件是否连接紧密,弹射架供电接线是否正确连接,电力充足。
9、手动遥控测试
将飞行模式调至手动遥控飞行状态,测试机头、机身、尾翼是否能按指令操作。手动遥控模式主要用于无人机起飞和降落时遇特殊情况时的应急处理。
华测p700E起飞测试现场
10、起飞前准备。
起飞前要检查进行航拍相机与飞控系统是否连接,降落伞包处于待命状态,与风向平行、无人员车辆走动等。
11、无人机起飞
各项准备工作完毕后,就可以起飞了。这时,操作手应持手动操作杆待命,观察现场状况,根据需要随时手动调整飞机姿态及飞行高度。
12、飞行监测
这个过程主要做三个工作:
①对航高、航速、飞行轨迹的监测;
②对发动机转速和空速、地速进行监控;
③随时检查照片拍摄数量。
13、无人机降落
无人机按设定路线飞行航拍完毕后,降落在指定地点。手动遥控操作手到指定地点待命,在降落现场突发大风、人员走动等情况时及时调整降落地点。
14、数据导出检查
降落后,对照片数据及飞机整体进行检查评估,结合贴线率和姿态角判断是否复飞,继续完成附近区域的航拍任务或转场,理论上一个起降点的飞行控制范围为300平方公里。
;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