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旋挖机油封图片
1.油底壳垫片损坏或螺钉松动漏油;
2.油底壳放油塞垫片损坏、缺失或松动,漏油;
3.正时齿轮盖垫片装配不当、损坏或螺钉松动漏油;
4.发动机支撑板变形或垫片密封不严漏油;
5.阀盖垫片密封不严密,漏油;
6.曲轴前油封损坏泄漏;
7.曲轴后油封损坏泄漏;
8.曲轴后端的回油螺纹被灰尘堵塞并漏油。回油螺纹加工不当或螺纹轴颈与油封座孔同轴度差导致漏油;
9.凸轮轴承后盖不紧,漏油;
10、摇臂室盖或井架室盖不严漏油;
11.机油散热器密封不严密,漏油;
12.滤油器密封不严密,漏油;
13.分配器壳轴承孔密封不良漏油;
14.机油泵垫片损坏或螺钉松动并漏油。
2. 旋挖钻机动力头油封
参考方法如下:
1、观察油缸实际泄压情况,用记号笔标记油缸活塞杆位置,记录活塞杆单位时间变化的距离(参考标准:10小时泄露量小于5mm);标记倾缸时,使桅杆接近水平状态;标记加压油缸时,可标记动力头位置,也可以听声音,如加压油缸泄压,通常能听到动力头下滑的“咔咔”声响。
2、检查油缸外露:油缸往复运行五次以上,观察活塞杆上是否有油膜。进行油缸回缩憋压,观察油缸导向套位置是否有油渗出。(参考标准,完全看不到油迹。)3、检查平衡阀,将连接平衡阀的液压油管全部拆除,如平衡阀油口不停地滴油,则说明平衡阀内泄。(参考标准:一分钟小于10滴)也可以将左右倾缸平衡阀油管都拆除,进行对比,更容易发现问题。4、如平衡阀泄油状态良好,则需要检查是否为油缸内泄。将油缸回缩至极限位置,拆除油缸大腔液压油管(靠近大腔侧),继续回缩油缸,记录油管出油情况(参考标准:1ml/min,约15-20滴油)
3. 旋挖机油封图片大全
旋挖钻机提示液压油不足,不要慌。旋挖钻机在使用过程中,液压油封的老化、接头的损坏、液压油管爆裂等,都会导致液压油的流失。所以,对旋挖机液压油箱内的液压油位高低的检查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有些粗心大意的操作人员却不这么认为,旋挖机液压油不足也不会及时补上。
4. 挖机的斗轴油封
漏油的后果如下
如果气门油封漏油,会造成机油消耗过快,排气管后面冒蓝烟,造成发动机烧机油。
如果发动机油封损坏,油封会松动,油缸压力下降,挖掘机油封的出力会下降,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挖掘机不能正常使用。
5. 挖掘机油封图片
换大臂油封要排空气,1.在油缸起动之前,尽量排尽油缸内空气
2.油缸起动时,不要立即开到高速
3.当用U形圈时在其谷部加入润滑脂,以防空气积累
6. 旋挖机油封图片高清
大臂抬不起来常见故障原因:
1、油封破损了可能会导致大臂抬不起来;
2、油缸的柱塞坏了会导致大臂抬起下落慢;
3、分配阀有污物堵住的话也会导致大臂动作慢甚至抬不起来的故障;
4、液压油质量太差不可轻视,长期使用劣质或者变质得液压油会引起油封老化加速液压泵的非正常 磨损
7. 挖机油缸油封
1.漏油的原因,90%以上都是由密封件(油封)老化造成的!密封件(油封)时间长了会变硬,也就是说,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失去增塑剂。这种过程因为持续的冷暖交替的工作温度而加剧。这种糟糕过程的结果是,密封件首先开始收缩,接着变硬,最后甚至断裂,漏油不可避免的出现。
2.传统维修方案是进行车辆拆修,工时费动辄几千元,可能要换总成,而且维修时间较长。同时在拆修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等原因,使车辆出现很多其它后遗症。有些漏油是需要拆解换总成的,所以劝大家不要轻易拆解,车不是开坏的,是修坏的!传统方案大体总结为费时、费力、又费钱。
3.现在比较流行的漏油解决方案是,直接在油中加入德国玛蒂DS,正常行驶的状态下,一般14天左右漏油问题自然消失,不会耽误用车时间,还无需对车进行拆解维修,避免了因拆修造成时间、金钱的浪费,更轻轻松松让车主自己动手就能解决漏油难题。
4.建议3-5年的车提前加入玛蒂DS,可以预防漏油问题的发生。
8. 挖掘机油封资料大全
更换方法如下
(1)首先拧下与其相关的固定螺钉,再用可升降的液压小架车拖住下传动箱,并将它旋转一定的角度,让后下降小架车,将下传动箱拽到一边。
(2)用断油器将回油管截流(以免拉出中央回转接头芯子时有大量的液压油顺着芯子流出)。拧下配油盘上的4个固定螺钉。
(3)将拉力器两边的铁钩挂在芯子两边相对称的两只油管接头上;再用千斤顶顶住垂直传动轴,升千斤顶的同时便可将芯子拉出,即可更换其上的油封了。
9. 挖机浮动油封
浮动油封的常用材料有:丁腈橡胶,氟橡胶,硅橡胶,丙烯酸酯橡胶,聚氨酯,聚四氟乙烯等。选择浮动油封的材料时,可以考虑材料对工作介质的相容性、对工作温度范围的适应性和唇缘对旋转轴高速旋转时的跟随能力。
一般油封工作时其唇缘的温度高于工作介质温度20~50℃,在选择油封材料时应予注意。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