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农用无人机管理办法
一、 违反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
处罚:对违反条例规定的单位、个人,纳入社会信用管理系统,实施失信联合惩戒,同时将涉企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信息记于企业名下并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
二、 不按适航管理规定使用民用无人机
处罚:由民用航空管理机构责令停止相关活动,处以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罚款,如有违法所得,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生产产品货值金额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相关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三、无人机驾驶人员未满14周岁且现场无成年人监护
处罚:由民用航空管理机构处以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四、驾驶无人机人员没有取得无人机驾驶员合格证或者执照
处罚:由民用航空管理机构处以5千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超出合格证或者执照载明范围驾驶无人机的,由民用航空管理机构暂扣合格证或者执照6个月以上1年以下,并处以3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
五、 私自改造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破坏空域保持和被监视能力,改变速度、高度、无线电发射功率等性能的行为
处罚:由工业和信息化部门、民用航空管理机构、产品质量监督部门等给予警告,暂扣或者吊销经营许可证、飞行合格证或者执照,并处以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
六、 从事飞行活动未按照规定进行民用无人机实名注册登记
处罚:由军民航空管部门责令停止飞行。民用航空管理机构对从事轻型、小型无人机飞行活动的单位或者个人处以2千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对从事中型、大型无人机飞行活动的单位或者个人处以5千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七、未按照规定避让有人驾驶航空器飞行,违反飞行限制条件飞行,未经批准擅自飞行;未按批准的飞行计划飞行;未按要求及时报告或者漏报飞行动态;未经批准飞入空中危险区或者除空中禁区以外其他不允许飞行空域的;发生影响飞行安全的特殊情况不及时采取措施,或者处置不当的;不服从管制指挥指令的。
处罚:未经批准飞入空中禁区的,由有关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置。其他违法上述情形之一的,由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情节较重的,处以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并可给予责令停飞1个月至3个月以及暂扣经营许可证、驾驶员合格证或者执照的处罚;情节严重的,处以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并可给予责令停飞2个月至1年以及暂扣直至吊销经营许可证、驾驶员合格证或者执照的处罚;造成重大事故或者严重后果的,吊销经营许可证、驾驶员合格证或者执照,2年内不受理其航空相关许可证书申请。
八、 从事飞行活动没有按照规定进行民用无人机国际登记
处罚:由军民航空管部门责令停止飞行。民用航空管理机构对从事轻型、小型无人机飞行活动的单位或者个人处以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对从事中型、大型无人机飞行活动的单位或者个人处以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如有违法所得,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九、 携带或者邮寄民用无人机入境违法规定
处罚:由海关暂扣涉事无人机,并对携带或者寄递轻型、小型无人机的单位或者个人处以5千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对携带或者寄递中型、大型无人机的单位或者个人处以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
十、 违反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规定,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或者其他行政违法行为
处罚: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或者其他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 农用无人机需要什么手续
担任操纵植保无人机系统并负责无人机系统运行和安全的驾驶员,
应当持有按本规定颁发的具备Ⅴ分类等级的驾驶员执照,或经农业农村部等部门规定的由符合资质要求的植保无人机生产企业自主负责的植保无人机操作人员培训考核。
也就是说,植保无人机驾驶员只需要有AOPA颁发的7kg以上级别的驾驶证,或者大疆UTC等植保无人机生产厂家,有培训资质的培训机构培训合格证或者植保无人机操作员证,都是可以的。
3. 农用无人机需要备案吗
需要备案。
根据民航局规定,无人机都需要进行实名制登记,目前大疆所有的无人机产品都需要登记。
当购买新的飞行器后,可以登录“中国民用航空局民用无人机实名登记系统”(https://uas.caac.gov.cn/)上申请账户,填写相关信息,完成实名制登记。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4. 农用无人机管理办法最新
中国出台《民用无人机空中交通管理办法》,内容如下:
一、民用无人机应当依法从事工业、农业、林业、渔业、矿业、建筑业的作业飞行和医疗卫生、抢险救灾、气象探测、海洋检测、科学实验、遥感测绘、教育训练、文化体育、旅游观光等方面的飞行活动。
二、民用无人机活动及其空中交通管理应当遵守相关法规和规定,其中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及民航局规章等。
三、组织实施民用无人机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等规定申请划设和使用空域,接受飞行活动管理和空中交通服务,保证飞行安全。
四、为了避免对运输航空飞行安全的影响,未经地区管理局批准,禁止在民用运输机场飞行空域内从事无人机飞行活动。申请划设民航无人机临时飞行空域时,应当避免与其它载人民用航空器在同一空域内飞行。
五、由于无人机飞行过程中无执行任务机长,为了保证飞行安全,由无人机操控人员承担规定的机长权利和责任,并应当在飞行计划申请时明确无人机操控人员。
六、组织实施民用无人机活动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具备监控或者掌握其无人机飞行动态的手段,同时在飞行活动过程中与相关管制单位建立可靠的通信联系,及时通报情况,接受空中交通管制。发生无人机飞行活动不正常情况,并且可能影响飞行安全和公共安全时,组织实施民用无人机活动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立刻向相关管制单位报告。
七、在临时飞行空域内进行民用无人机飞行活动,由从事民用无人机飞行活动的单位、个人负责组织实施,并对其安全负责。
八、民航空管单位应当按照有关法规和本规定的要求对民用无人机飞行活动进行空中交通管理。不得在一个划定为无人机活动的空域内同时为民用无人机和载人航空器提供空中交通服务。
九、民用航空器机组人员发现无人机飞行活动应当及时向相关空中交通管制部门报告。空中交通管制单位发现区域内有无人机活动或者收到相关报告,应当向所管制的航空器通报无人机活动情报,必要时提出避让建议,并按要求向相关管制单位、空管运行管理单位和所在地的民航监管局通报。
十、民用无人机活动中使用无线电频率、无线电设备应当遵守国家无线电管理法规和规定,且不得对航空无线电频率造成有害干扰。民用无人机遥控系统不得使用航空无线电频率。在民用无人机上设置无线电设备,使用航空无线电频率的,应当向民用航空局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提出申请。
十一、未经批准,不得在民用无人机上发射语音广播通信信号。
十二、使用民用无人机应当遵守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无线电管制命令。
2、英国
无人机必须时刻保持在操控者即飞手的视线内,距离人、车辆和建筑物必须大于50米,飞行高度不能高于120米;去年11月30日起,质量在250克到20千克之间的无人机必须进行注册,无人机用户也需注册并参加有关无人机驾驶能力的考试。
在盖特威克机场无人机事件后,英国政府又将机场附近的无人机禁飞区域由此前的1公里扩大到5公里,并延伸了跑道端的禁飞区,同时赋予警方对无人机飞手的新执法权,违反这些法律的人最高将面临5年监禁。
3、法国
在法国,民用无人机只能在日间飞行,夜间飞行须提前获得有关部门批准,无人机操作者同时应将无人机的飞行范围控制在视线可及范围内。当进行“第一人称视角”飞行或采用无人机设备进行跟拍活动导致操作者无法用肉眼直接追踪飞行器的飞行状况时,则必须有另一人负责监视。
从飞行区域的限定来看,城市及周边地区,包括公路、公园、沙滩等公共场所上空禁止无人机飞行,机场、核电站、军事基地、历史遗迹、医院、监狱、自然保护区等敏感地区或受保护地区及周边上空也属于无人机禁飞区。对于一些重要机场,无人机禁飞范围甚至会扩大到机场周边方圆10公里。
此外,即使是在私人场所,无人机飞行时也必须远离人群或车辆,并将飞行高度和速度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以免造成安全事故。无人机使用者还必须尊重他人隐私,未经允许不得随意对他人及其财产进行拍摄、将拍摄的内容进行传播或用于商业用途。另外,在行驶的车辆中操作无人机也是被禁止的行为。
现行法规对民用无人机的飞行限高也有明确规定:在航空模型特许飞行区以外,无人机最高飞行高度不得超过地面或水面以上150米。
若无人机使用者违反上述法规,将有可能面临最高7.5万欧元罚款和监禁1年的惩罚。而针对“无意”或“故意”操纵无人机飞入禁飞区的情况,司法机关将有权对无人机操作者分别处以“罚款1.5万欧元、监禁6个月”和“罚款4.5万欧元、监禁1年”的惩罚。
4、美国
建议飞行器的飞行高度最好不要超过400英尺,远离周边空中障碍物,飞行器一定要保持在视线当中,确保操纵者对飞行器的掌握熟练程度和头脑清醒,千万不要干扰有人驾驶的飞行器或航空物,更不要飞越敏感地区和设施,也不要在没有得到事先允许的情况下,随意跟拍任何人或者任何活动。
在进入任何一个社区时,首先要了解当地的法规、法则,总之在不了解当地环境的情况下,任意使用飞行器可能就会导致法规方面的麻烦和安全方面的问题。
5、俄罗斯
在俄罗斯要想使用无人机必须提前申请,航拍也是。目前,在俄罗斯关于无人机管理唯一可以寻找的法律是颁布于2010年3月11日的俄罗斯联邦空中管理条例。根据条例第52条,无人机使用必须提前提交申请,并且拿到相关许可,现实是一般个人和社会组织根本没有任何机会拿到该许可。
6、澳大利亚
根据澳大利亚航空管理局的规定,不做商业用途的无人机不能够出现在离机场3海里的范围之内,如果在大城镇飞行的话不能够超过地面400英尺进入管制空域。另外,无人机和人们的安全距离必须要保持在30米以上,此外在夜间飞行也是不被允许的。
7、日本
日本众议院表决通过了《小型无人机飞行管制法案》,把首相官邸、国会、皇宫等重要设施以及外侧约300米的地区列为禁飞区,违者可被处以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或3万元人民币以下的罚款。
《航空法修正案》统称《无人机管制法案》规定禁止未经许可,在影响航空安全、人口住宅集中的上空、集会、展览会等人员密集的上空飞行。无许可原则上是不可以夜间飞行的。
5. 农用无人机管理办法细则
农村植保无人机需要办理手续吗?
需要办理手续。无人机就跟汽车一样,需要办理相关手续。
6. 农用无人机操作
多旋翼无人机
优势:多旋翼飞机小巧,重量轻,携带方便,相比于其他机型,他的是操作最简单的,对人的安全性也相对来说是很高的。 应用场景:多旋翼无人机的应用场景还是很多的,洒肥,施药等效率很高。
7. 民用无人机管理办法
《民用无人机空中交通管理办法》,内容如下:
一、民用无人机应当依法从事工业、农业、林业、渔业、矿业、建筑业的作业飞行和医疗卫生、抢险救灾、气象探测、海洋检测、科学实验、遥感测绘、教育训练、文化体育、旅游观光等方面的飞行活动。
二、民用无人机活动及其空中交通管理应当遵守相关法规和规定,其中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及民航局规章等。
三、组织实施民用无人机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等规定申请划设和使用空域,接受飞行活动管理和空中交通服务,保证飞行安全。
四、为了避免对运输航空飞行安全的影响,未经地区管理局批准,禁止在民用运输机场飞行空域内从事无人机飞行活动。申请划设民航无人机临时飞行空域时,应当避免与其它载人民用航空器在同一空域内飞行。
五、由于无人机飞行过程中无执行任务机长,为了保证飞行安全,由无人机操控人员承担规定的机长权利和责任,并应当在飞行计划申请时明确无人机操控人员。
六、组织实施民用无人机活动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具备监控或者掌握其无人机飞行动态的手段,同时在飞行活动过程中与相关管制单位建立可靠的通信联系,及时通报情况,接受空中交通管制。发生无人机飞行活动不正常情况,并且可能影响飞行安全和公共安全时,组织实施民用无人机活动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立刻向相关管制单位报告。
七、在临时飞行空域内进行民用无人机飞行活动,由从事民用无人机飞行活动的单位、个人负责组织实施,并对其安全负责。
八、民航空管单位应当按照有关法规和本规定的要求对民用无人机飞行活动进行空中交通管理。不得在一个划定为无人机活动的空域内同时为民用无人机和载人航空器提供空中交通服务。
九、民用航空器机组人员发现无人机飞行活动应当及时向相关空中交通管制部门报告。空中交通管制单位发现区域内有无人机活动或者收到相关报告,应当向所管制的航空器通报无人机活动情报,必要时提出避让建议,并按要求向相关管制单位、空管运行管理单位和所在地的民航监管局通报。
十、民用无人机活动中使用无线电频率、无线电设备应当遵守国家无线电管理法规和规定,且不得对航空无线电频率造成有害干扰。民用无人机遥控系统不得使用航空无线电频率。在民用无人机上设置无线电设备,使用航空无线电频率的,应当向民用航空局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提出申请。
十一、未经批准,不得在民用无人机上发射语音广播通信信号。
十二、使用民用无人机应当遵守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无线电管制命令。
8. 农用无人机补贴政策
补贴对象为从事农业生产的个人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以下简称“购机者”),其中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包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企业和其他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
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实行定额补贴。农业农村部、财政部组织制定发布全国补贴范围内各机具品目的主要分档参数。各省(含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广东省农垦总局、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可围绕粮食生产薄弱环节、丘陵山区特色农业生产急需机具以及高端、复式、智能农机产品的推广应用,选择不超过10个品目的产品提高补贴额,其补贴额测算比例可提高至35%。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