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磨机循环负荷的确定
压差是指在运行过程中,选粉机下部磨腔与热气入口静压之差,它主要由两
部分组成一是热风入磨的喷口环造成的局部阻力,在正常情况下,大约有
另一部分是从喷口环上方到选粉机下部之间充满悬浮物料的流体阻力。这两
个阻力之和就构成了磨床压差。在正常运行的工况下,出磨风量保持在一个合理的
范畴内,喷口环的出口风速一般在岁左右,因此喷口环的局部阻力变化不大,
磨床压差的变化就取决于磨腔内流体阻力的变化。这个变化的由来,主要是流体内
悬浮物料量的变化,而悬浮物料量的大小一是取决于喂料量的大小,二是取决于
磨腔内循环物料量的大小。喂料量是受控参数,正常状况下是较稳定的,因此压差
的变化就直接反映了磨腔内循环物料量的大小。正常工况下磨床压差是稳定的,这
标志着入磨物料量和出磨物料量达到了动态平衡,循环负荷稳定。
2. 立磨循环负荷控制在多少
立磨磨辊间隙正常调10mm。
立磨机中,两个磨辊面之间的间距叫做轧距,我们可以通过这一小小间距调节被研磨物料的粒度。一般,立磨机在安装过后,会进行试车,这个过程中会出现松闸,它主要是为了避免磨辊之间相互摩擦或者发生碰撞,当立磨机处于负载状态时,可以调小磨辊间距,以此达到更好的粉磨效果,同时也可以延缓磨辊的磨损程度。
立磨机在运行时,磨辊间距的调整工作过程大致如下:立磨机的合闸和喂料机的操作是联动的,如果有入料,会是喂料机先运动,物料进入磨辊之间后进行合闸,完成粉磨过程,当停止入料后,先松闸,然后喂料机停止运作,这样可以防止磨辊之间发生碰撞摩擦导致粉尘的爆炸,还可降低磨辊的磨损程度。
立磨机长时间生产中,除了可以通过调整磨辊间距延缓磨辊磨损之外,还必须定期进行磨辊的更换。磨机运行时,磨辊会不可避免地受到摩擦而发生磨损,厚度也会逐渐变薄,当厚度小于10mm时,整个立磨机是没有办法正常工作的,必须进行更换,一般来说,磨辊工作满500小时后,就需要更换了。
3. 球磨机循环负荷率怎么算?
影响球磨机产量的因素
1、磨机各仓的长度
磨内各仓的隔仓板是把磨机合理的分为几个仓室,使研磨体分仓配球,并防止物料过快地通过,使粉磨工艺更加合理。隔仓长度比例不适当,将造成粗磨与细磨能力不平衡,会影响粉磨效率。出现产品过粗和过细的现象。
2、入磨物料粒度
入磨物料粒度的大小,是影响磨机产量的主要因素。若入磨粒度大,磨机第一仓必须加入较多的大球,才能击碎物料,这样磨机第一仓在一定成度上起着破碎作用,这在分磨过程中是极不合理的。目前破碎机电能有效力用率为30%左右,磨机的电能利用率仅为3~7%,所以入磨粒度越大,磨机产量越低,电能消耗越大。如鄂城水泥厂的ø1.83×6.1米生料磨,增设二级破碎,使入磨物料粒度由原来的大于25~30毫米,降至10毫米以下,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产量提高15%。
3、物料的易磨性
物料的易磨性(或称易碎性)是表示物料本身被粉磨的难易程度的一种物理性质。易太性的测定是将被物料破碎至5~7毫米的粒度,与福建平潭老标准砂在相同的分磨条件下,分别粉磨相同的时间,然后分别测定其比表面积,将被测物体的比表面积除以标准砂的比表面积,即可得出易磨性系数。易磨性系数越大,物料越容易粉磨,磨机产量越高。
4、入磨物料温度
入磨物料温度高,物料带入磨内大量热量,加之磨机在研磨时,大部分机械能将转变为热水器能,致使磨内温度较高。而物料的易磨性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当温度超过100℃时,物料的小颗粒表面相互隔离的一层空气膜受到破坏,使粘附现象更为严重。当磨内温度升高之后,还会使石膏部分脱水,不但会导致水泥速凝,而且也会粘球。实验证明,如入磨物料温度超过50℃,磨机产量将会受到影响,如超过80℃,水泥磨产量降低约10~15%。由于入磨物料温度影响较大,因此一般控制在100℃以下为宜,最好不要超过80℃。
5、入磨物料的水分
普通干法钢球磨机,入磨物料水分对磨机生产影响较大,如入磨物料水分平均达4%,会使磨机产量降低20%以上。严重时甚至会粘堵隔舱板的篦缝,从而使粉磨过程难以顺利进行。但物料过于干燥也无必要,不但无故增加烘干煤耗;而且保持入磨物料中少量水分,还可以降低磨温,并有利于减少静电效应,提高粉磨效率。因此,入磨物料平均水分一般应控制在1.0~1.5%为宜。
6、粉磨产品的细度
过分强调细度要求也是不合适的,不符合经济生产的要求。工厂的生产表明,产品细度在5~10%的范围内时。细度每降低2%产量就降低5%,当细度控制在5%以下时,磨机产量下降更大。
7、磨机通风
加强干法磨机的通风能提高磨机的产量,降低电耗。这是因为加强通风以后,磨内的微粉被气流带出,减少磨内过粉磨现象,改善条件,提高粉磨效率;加强通风还可以排出磨内水蒸汽,防止粘球和堵塞现象;另外还能降低磨内温度防止磨头冒灰,改善环境卫生,减少设备磨损。
8、喂料的均匀性磨机的均匀喂料是保证磨机的正常操作、提高产量的重要因素。喂料太少,钢球自身撞击的机会多,造成能量和金属的浪费;喂料过多,又会因粉磨能力不足造成饱磨现象,因而降低磨机产量。当入磨物料的粒度大、硬度大而水分多时,应适当减小喂料量,否则会造成第一仓的物料过多钢球的冲击作用不能充分发挥,使物料的流速变慢,成品变粗,产量降低。
由于喂料的不均匀和物料性质的变化,都会使磨机第一仓的磨音发生变化。一般物料多,磨音不清脆;物料少,声音很响而且清脆。如用电耳均匀喂料,更能充分发挥磨机的粉碎能力。
9、选粉效率和循环负荷率
闭路磨机选粉效率的高低对磨机的产量影响很大。选粉机的效率高,能将出磨物料的合格细粉分离出来,改善磨机的粉磨条件,提高磨粉磨效率。然而选粉效率高,磨机的产量不一定就高,因为选粉机本身并不能起粉磨作用,也不能增加物料的比面积,所以选粉机的作用一定要同磨机的粉太作用相配合,才能提高磨机产量。生产实践证明,对一级闭路长磨选粉机的效率一般控制在50~80%。最理想的选粉效率要经过多次试验来确定。
循环负荷率是指选粉机的回粉量(即粗粉)与成品量之比。循环负荷率决定着入磨和入选粉机的物料量,反应出磨机和选粉机的配合情况。为提高磨机的粉磨效率,减少磨内过粉磨现象,就应适当提高循环负荷率。但是若把循环负荷率提高得很高,而不考虑磨机的操作情况,又会使磨内物料过多,反而降低粉磨效率。
10、球料比
物料的球料比就是磨内研磨体的质量和物料质量之比。它说明在一定研磨体装载量下粉磨过程中磨内存料量的多少。如球料比太大,会增加研磨体之间有研磨体和衬板之间的冲击摩擦的无用功损失,使电耗增加,产量降低;若球料比太小,说明磨内存料过多,就会产生缓冲作用,也会降低粉磨效率。实践经验表明:当磨机正常运转时,第一仓的钢球大部分应露出料面半个球,第二仓应能见到钢球,第三仓的钢段埋于料层下10~20毫米。若发现球料比不适当,就及时调整研磨体的装载量(填充率)、钢球级配以及选择合理的隔仓板有效面积和篦孔的大小,使球料比符合要求。
详情查看 郑矿机器
4. 水泥磨机循环负荷
电耗偏高,达38.87kWh/t,设计电耗34kWh/t。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混合材水分大,物料易堵,严重影响磨机系统的产质量。
(2)因受圈流磨工艺限制,水泥颗粒级配分布较窄,细度很低,但水泥比表面积低,熟料和矿渣强度不能有效发挥,造成熟料电耗高,台时产量低;
(3)磨机主电机负荷高,接近额定电流;
(4)熟料质量不稳定,对磨机台时产量影响大;
(5)供水供气系统集中供应,当磨机停机时,由于各台磨管网相连,水泵和空压机需相同台数运行;
(6)混合材粒度大,不均匀,辊压机电流波动大,影响辊压机挤压效果。
5. 磨机负荷大的原因
立磨是立式辊磨,多用于水泥生产中的生料制备系统。在工艺生产过程中,立磨的振动对整个工艺生产运行、设备维护使用、设备备件周期都有很大的影响,有时甚至还是决定因素,所以有必要将立磨在运转过程中振动产生的原因,以及应对措施总结以下,对日后生产管理和设备管理作一参考。
引起立磨振动的原因比较复杂,有些原因可能还没有被认识到,但就目前遇到的振动来讲,原因基本可归纳为三种:(1)物料性质的变化(2)设备故障(3)系统问题和工艺操作。
一、物料性质的变化对振动的影响
1、物料的粒度
立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料层是有一定颗粒级配的,所以它对原料的粒度是有一定范围要求的,粒度过大或过小都会导致级配平衡的破坏,造成料层韧性和刚性的消弱,是非常有害的。首先,粒度过大使得一次研磨成功率下降,增加了物料循环的次数,造成风环上方不符合细度要求的“中等粒度”的物料明显减弱。这种情况又影响了符合细度要求的颗粒顺利通过,从而引发恶性循环。同时,随着回粉量的增多,料层上粉状物料比配增加,原有的级配平衡被打破,料层的稳定性变差了,而振动就会加大。这种情况常见于石灰石换堆前后,由于堆头、堆尾大颗粒物料过多而会引起立磨系统的变化。在操作上可进行适当的减料,以稳定压差和料层。
其次,物料粒度过小,甚至粉状物料过多时,由于细颗粒附着力差,流动性好,不易形成有效的料层,磨辊不易有效地“啃住”物料进行正常的碾压,容易引发磨辊与磨盘的相对滑动,导致立磨剧烈的振动。而大量粉状物料的存在,又会使粉尘浓度增大,压差剧增,通风阻力增大,破坏了气流的正常运行轨迹,使得气体的提升能力减弱,若不及时大幅度减料,进行必要的调整,很快便会导致立磨振停。严重时一降辊就会引起剧烈振动,如果大量的粉状物料是突然入磨的时候,立磨会一下子突然振停,连调整的时间都没有,所以这种情况是比较难以控制的。当发现物料过细时,尤其是压差已明显上升时,应及时大幅减料,降研磨压力,降低出口湿度,加大喷水量,适当降低选粉机转速,操作时以保证料层的稳定和压差的稳定为中心,当有一定料层后在逐步加大研磨压力。另外,在均匀的颗粒中夹杂有大块物料时,也会引发磨辊的起伏跳动。
2、物料的易磨性
其实,在立磨的选型设计中就已经考虑到物料的易磨性了,一般情况下,ATOX-50立磨主机的配料为3500KW,就是因为我厂的物料易磨性差,而且腐蚀性变得更差时,立磨的能力就会减小,只能被迫减料运行,否则就会引起立磨的振动,造成运行的不稳定。所以说,物料易磨性的变化对于立磨运行和考核是非常重要的指标。当物料的易磨性变差时,立磨对物料的粉磨次数会明显增多,磨盘上回粉量大幅上升,尤其是压差会变得很大,通风不畅,物料基本上悬浮在磨体内,料层极其不稳定,选粉机负荷变大,生料细度变粗,磨机负荷也会变大,倘若不及时减料,立磨的振动会十分剧烈。一般情况下,应该对物料的易磨性进行定期的检测,为立磨的运转和供料部门的采购、开采提供一定的依据。
物料性质的变化对立磨的影响远不止这些,物料性质的变化会引起衬板的过度磨损,加快衬板的磨损进度,为保证产量被迫加大研磨压力会对衬板产生更大的冲击和损坏;衬板的过度磨损反过来又会引起磨机的振动,所以物料供应部门对物料性质的变更应考虑到对立磨的影响。成本的控制应该综合考虑。
二、设备故障对振动的影响
1、新换衬板
由于新换的磨辊、磨盘衬板比较平,不易稳定和“吸住”物料,会导致一定的振动,在操作中可适当提高料层厚度,加大喷水,另外可加高挡料圈。当衬板表面经过一段时间运转后,就会逐渐适应物料的性质,平稳运行了。
2、衬板的过度磨损
由于磨盘的离心力作用,使得磨盘上的大块物料集中在磨盘外沿区域,使得在运转过程中,磨辊和磨盘衬板外侧磨损比内侧要大。这种不平衡的磨损在料层波动大或料层薄时,可能引起磨辊衬板内侧和磨盘衬板内侧的硬冲击,造成振动。当磨辊衬板掉头后,由于磨损部位不可能完全吻合,也可能会引起这种振动。
3、钮矩杆和“牛筋”的损坏。
钮矩杆和“牛筋”的作用是防止磨辊在磨盘上径向的移位,当它们损坏后,导致磨辊的径向摆动过大,破坏正常的“吸料”角度,严重时可引起磨辊与磨盘的相对滑动,引起振动。同时,由于它们的损坏,可能导致中心三角架的偏心,使上面2中所述的振动加剧。
4、液压系统有故障。
液压系统是立磨中最为重要的设备系统之一,磨辊对物料所施加的巨大的研磨力就是由它提供的。但是由于液压系统故障所引起的拉伸杆动作不一致,降辊和升辊时三个辊不同步等都可能引起磨机振动。
5、回粉重锤阀故障。
回粉重锤阀由于过度磨损或机械故障引起密封不严时,会有一部分风从垂锤阀漏出,从而使向上带料的风量减少,影响物料的正常提升;另一方面,漏入垂锤阀的风会使选粉机中气流紊乱,使大量粉状物料积写在锥型斗中,而一旦积累的物料突然下落,那一定是大量的粉状物料,这些粉状物料落在磨盘上必然会引起大的振动,而且振动相对有规律。
6、蓄能器压力不足或氮气囊破损。
蓄能器中氮气囊的预充气体压力应该是正常研磨压力的60%-70%,当蓄能器压力不足或氮气囊破损时,就会失去缓冲作用,引起磨辊的硬性落下,容易导致大幅度振动。
7、喷水系统。
喷水系统对于稳定料层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在粉状物料多的情况下,其作用更为明显。一般情况下,无论喂料多少,都会启动喷水装置,以加大物料的韧性和刚性。当三个喷水管中有一个堵住或漏水就会导致料层的不均衡,引起磨辊的起伏,导致振动。另外,如果在运转过程中喷水系统一旦停下,磨内料层就会失去韧性和刚性,导致立磨振动。
8、挡料环。
当物料性质和磨机工作参数稳定时,挡料环的高度也就基本决定了料层的最大厚度。当挡料环过低时,作为缓冲垫的料层也会变薄,缓冲作用减弱,振动加剧。
9、刮料板磨损、导流叶片不均衡磨损、挡风板的不均衡损坏均能引起磨风环和磨内风量的不均匀分配,导致磨盘上的物料厚薄不一,引起相应的振动。
三、系统问题和工艺参数对振动的影响。
1、磨内进异物。
金属异物因其质地坚硬,所以当磨辊对其研磨时,对衬板的冲击和损坏是比较严重的。同时,磨辊也会产生大的跳动,引起突然性的振动,虽然入磨物料经过了几道除铁装置,但磨内脱落的防护装置,衬板掉的大块仍会引起大的振动。
2、皮带秤断料、失控、波动大。
由于季节和物料的变化,皮带秤会出现断料和卡料的现象,尤其是石灰石和砂岩断料时会引起料层的突然变薄,缓冲作用减弱,同时研磨压力仍然比较大,从而引发振动。
当皮带秤失控和飞车时,入磨物料异常增多,造成料层过厚,研磨作用降低。同时由于物料多,压差变大,通风不畅,当达到一定极限后,会导致磨机突然大幅度振动。而当喂料波动大时,会造成料层的波浪形式,磨辊在磨盘上起伏不定,引起振动。
3、系统风量和风压的突然变化。
当投入和撤出SP炉,窑投料、止料、塌料时均会引起系统风量、风压的大幅波动,使磨内气流正常的运动轨迹发生变化,破坏了建立的系统平衡,引发振动。
4、料层过薄或过厚。
料层其实是夹在磨辊和磨盘之间的缓冲垫,正常情况下,磨辊、磨盘对物料的挤压是料层内物料的挤压。当料层过薄时,它的缓冲作用就会减弱,振动就会加大。而当料层过厚时,缓冲作用过大,导致研磨能力下降,生产能力降低,压差会逐渐上升,当达到一定极限时,振动会突然加大。所以在正常运转中,应该密切监控料层厚度,及时调整参数,使料层稳定在一定的范围内。
5、磨内温度过高。
磨内温度高会导致料层的韧性和刚性的破坏,尤其温度过高时,物料变的非常松散,不但料层变薄,而且不易被磨辊“吸住”进行碾压,引起剧烈的振动。一般情况下,可通过调节磨挡板及喷水量进行相应的控制。
6、系统风量、料量,研磨压力不匹配。
立磨系统中风量、喂料量、研磨压力,应是一个平衡的整体,在正常运转过程中改变一个参数,其它参数也应做相应的调节。如果参数不匹配,也会引发振动的发生。
比如系统风量过低时,引起吐渣过多,气体不能将中等颗粒的物料反吹到磨盘上重新进行研磨,造成料层过薄;同时过小的风量不能将物料顺利的提升,而是悬浮在磨胎内,增加了通风的阻力。恶性循环不久,即可引起大幅度振动。
再如,研磨压力过大,会造成料层变薄,引起振动加大;当料层波动大时,还会造成磨辊磨盘的硬接触,引起剧烈振动。
7、升降辊的时机。
开磨时降辊过早时,由于磨盘上无料或过少,基本上没有料层,辊落下时,必然会直接冲击磨盘衬板引起振动。
当停磨升辊过晚时,由于发生的升辊命令和棍升起来有一定的时间差,很可能造成料层过薄或没有料层时磨辊还在磨盘上的情景,势必会引起振动。所以在日常生产中一定要多积累经验,把握好升落棍的时机。
由于一般生产线采取一磨一窑的形式,所以对影响立磨运转的振动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否则出现大的设备问题,经济损失是非常大的。
6. 磨机循环负荷的确定方法
电耳是检测球磨机内物料填充率的装置。
通过电耳能检测到磨内物料的研磨情况,人工或借助自动调节回路调整磨机喂料量,使磨机在细度合格的最高产量下运行。以达到提高产量质量、降低消耗、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的目的。日本三协(Sankyo)电耳性能指标: 音频接收器(型号:SLD-01) 音频接收器(听筒)是用来采集磨机研磨时物料产生的特 殊音频,并将其信号输入音频信号变换器。扬声器型号:MA-15T 阻抗:2KΩ(5W) 频率:500Hz ~ 5KHz 重量:约3 kg 最大传输距离为300m。音频信号变换器 (型号:ASC-02) 音频信号变换器是一种将磨机研磨音频的强度转换成模拟信号的装置。它和音频接收器配套使用,也可和其它控制器配套使用,构成自动控制磨机负荷的完整系统。输入信号:0 ~ 500 mV p-p 输出信号:4 ~ 20 mA D.C 报警:上限定位0 ~ 100 % ;下限定位0 ~ 100% 输出:两开路集电极输出(晶体管在报警状态时导通)额定值≤30 VD.C. ,≤500 mA 定位:超出±20 % 可调 反应速率:由开关Rate设定: 1:中(时间常数约 4秒) 0:快(时间常数 0秒) 2:慢(时间常数约8秒 系统特点: 1、检测出空载或超载等异常状态并报警,手动调节原料投入流量。2、检测出磨机贴粘等异常状态的发生,用在原料的紧急停车。3、由于原料的粒度,破碎性或温度的变化,而引起原料的最佳流量发生变化,微机则自动控制流量,以达到最佳值,达到增产的目的。4、降低了电耗,增产的同时,保证提升机电流和回粉量等都很稳定,节约了破碎机及破碎系统的电力。稳定、提高产品质量。5、因为维持适当负荷,所以产品的粉末度变化非常小,同时质量稳定。完全无人操作,自动维持最佳投入流量,同时进行各种报警,从而实现无人操作。http://www.fayin.com.cn/chanpinzhanshi.html#-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