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混凝土搅拌车操作注意事项
一、水泥搅拌车操作注意事项
1、操作混凝土搅拌车应注意液压系统压力应符合使用说明书中的规定,不得随意调整。液压油的油质和油量应符合原定要求。
2、混凝土搅拌车装料前,应先排净拌筒内残存的积水和杂物。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3、在运输过程中要不停的转动,以防混凝土离析。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到达工地和卸料之前,应先使拌筒全速以14—18转/分转动1—2分钟,然后再进行反转卸料。反转之前,应使搅拌筒停稳不转。
4、环境温度高于+25摄氏度,从装料、运输、到卸料延续时间不得超过60分钟,环境温度低于+25摄氏度,上述时间不得超过90分钟。
5、冬季施工时,应切实做到:开机前检查是否结冰;下班时认真排除拌筒内及供水系统内残存积水,关闭水泵开关,将控制手柄置于“停止”位置。
6、在施工现场卸料完毕后,应立即用搅拌车随带的软管冲洗进料斗、出料斗、卸料溜槽等处,清除粘附在车身各处的污泥及混凝土。在返回搅拌站的途中,应向搅拌筒内注150---200L水以清洗筒壁及叶片粘结的混凝土残渣。
二、混凝土搅拌车操作规程图片
一、施工准备
1、材料准备
(1)塑料薄膜:混凝土表面保水、养护。
(2)棉毡:冬期施工时,混凝土上表面保温养护。
(3)防水苫布:下雨应急用。
(4)塌落度检测筒:混凝土进场验收。
2、机械设备准备
(1)混凝土输送泵:按照混凝土方量、泵车作业效率和浇筑持续时间确定。
(2)混凝土运输车:根据运距确定每台混凝土输送泵所需配置的运输车数量。
(3)其他设备:混凝土振捣棒、混凝土抹光机、混凝土输送泵管。
3、劳动力准备
工人按照总人数分两组倒班,每12小时轮流倒班,每班工作12小时后换班:
(1)混凝土工:浇筑现场每泵12人,每台振捣棒2人轮流换班操作。不执棒时人员的工作是拆接移动泵管、清除管内漏出的混凝土、平仓摊铺、移动电箱等工作。
(2)泥工:混凝土浇筑振捣后,二次平板振捣器振实、刮杠找平、抹光机反复抹压、找平、压光。
(3)木工看模人员:负责模板看护,振捣口的封堵,漏浆的处理等。
(4)钢筋看护人员:负责看护钢筋,保护层调整,钢筋成品保护等。
(5)电工:负责施工用电保证、看护预埋管盒、电箱移动,照明灯具维护等。
(6)水暖工:施工用水保证,看护预留水管孔洞。
(7)后勤人员:做饭供饭、班车运送施工人员等。
4、技术准备
(1)编制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案,确定后浇带、施工缝位置。
(2)做好混凝土原材料选择、配合比、确定养护方案。
(3)对作业人员进行动员及技术交底。
5、作业条件
(1)钢筋、模板隐蔽验收合格。
(2)确认各项准备工作齐全,人员、机械、材料、应急措施到位。
二、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依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
1、施工工艺流程:
混凝土搅拌→混凝土运输→混凝土进场验收→混凝土浇筑、振捣→铁锹初平→刮尺二次初平→面层收面、压实→二次收面、拉毛→养护。
浇筑振捣
拉线找平
初次磨光
二次刮平
二次磨光
拉毛
2、对首次使用的配合比应进行开盘鉴定,开盘鉴定应包括下列内容:
(1)混凝土的原材料与配合比设计所使用原材料的一致性;
(2)出机混凝土工作性与配合比设计要求的一致性;
(3)混凝土强度;
(4)有特殊要求时,还应包括混凝土耐久性能。
3、采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输混凝土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接料前,搅拌运输车应排净罐内积水;
(2)在运输途中及等候卸料时,应保持搅拌运输车罐体正常转速,不得停转;
(3)卸料前,搅拌运输车罐体宜快速旋转搅拌 20s 以上后再卸料。
(4)采用搅拌运输车运送混凝土,当坍落度损失较大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可在运输车罐内加入适量的与原配合比相同成分的减水剂。减水剂加入量应事先由试验确定,并应做出记录。加入减水剂后,混凝土罐车应快速旋转搅拌均匀,并应达到要求的工作性能后再泵送或浇筑。
4、混凝土进场检验:
(1)采用预拌混凝土时,供方应提供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混凝土抗压强度报告、混凝土质量合格证和混凝土运输单;当需要其他资料时,供需双方应在合同中明确约定。
(2)预拌混凝土的坍落度检查应在交货地点进行;
(3)坍落度大于 220mm 的混凝土,可根据需要测定其坍落扩展度,扩展度的允许偏差为± 30mm。
5、输送泵输送混凝土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先进行泵水检查,并应湿润输送泵的料斗、活塞等直接与混凝土接触的部位;泵水检查后,应清除输送泵内积水;
(2)输送混凝土前,应先输送水泥砂浆对输送泵和输送管进行润滑,然后开始输送混凝土;
(3)输送混凝土速度应先慢后快、逐步加速,应在系统运转顺利后再按正常速度输送;
(4)输送混凝土过程中,应设置输送泵集料斗网罩,并应保证集料斗有足够的混凝土余量。
6、 泵送混凝土浇筑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宜根据结构形状及尺寸、混凝土供应、混凝土浇筑设备、场地内外条件等划分每台输送泵浇筑区域及浇筑顺序;
(2)采用输送管浇筑混凝土时,宜由远而近浇筑;采用多根输送管同时浇筑时,其浇筑速度宜保持一致;
(3)润滑输送管的水泥砂浆用于湿润结构施工缝时,水泥砂浆应与混凝土浆液同成份;接浆厚度不应大于 30mm,多余水泥砂浆应收集后运出;
(4)混凝土泵送浇筑应保持连续;当混凝土供应不及时,应采取间歇泵送方式;
(5)混凝土浇筑后,应按要求完成输送泵和输送管的清理。
7、振动棒振捣混凝土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按分层浇筑厚度分别进行振捣,振动棒的前端应插入前一层混凝土中,插入深度不应小于 50mm;
(2)振动棒应垂直于混凝土表面并快插慢拔均匀振捣;当混凝土表面无明显塌陷、有水泥浆出现、不再冒气泡时,可结束该部位振捣;
(3)振动棒与模板的距离不应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 0.5 倍;振捣插点间距不应大于振动棒的作用半径的 1.4 倍。
8、特殊部位的混凝土应采取下列加强振捣措施:
(1)宽度大于 0.3m 的预留洞底部区域应在洞口两侧进行振捣,并应适当延长振捣时间;宽度大于 0.8m 的洞口底部,应采取特殊的技术措施;
(2)后浇带及施工缝边角处应加密振捣点,并应适当延长振捣时间;
(3)钢筋密集区域或型钢与钢筋结合区域应选择小型振动棒辅助振捣、加密振捣点,并应适当延长振捣时间。
9、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混凝土,不应少于7d;采用其他品种水泥时,养护时间应根据水泥性能确定;
(2)采用缓凝型外加剂、大掺量矿物掺合料配制的混凝土,不应少于 14d;
(3)抗渗混凝土、强度等级 C60 及以上的混凝土,不应少于 14d;
(4)后浇带混凝土的养护时间不应少于 14d;
(5)地下室底层墙、柱和上部结构首层墙、柱宜适当增加养护时间。
10、施工缝或后浇带处浇筑混凝土应符合下列规定:
(1)结合面应采用粗糙面;结合面应清除浮浆、疏松石子、软弱混凝土层,并应清理干净;
(2)结合面处应采用洒水方法进行充分湿润,并不得有积水;
(3)施工缝处已浇筑混凝土的强度不应小于 1.2MPa;
(4)柱、墙水平施工缝水泥砂浆接浆层厚度不应大于 30mm,接浆层水泥砂浆应与混凝土浆液同成份;
(5)后浇带混凝土强度等级及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后浇带强度等级宜比两侧混凝土提高一级,并宜采用减少收缩的技术措施进行浇筑。
三、质量标准
依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一)混凝土拌合物
1、主控项目
7.3.1采用预拌混凝土时,其原材料质量、混凝土制备与质量检验等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拌混凝土》GB/T14902的规定。
7.3.2 混凝土拌合物不应有离析。
7.3.3混凝土中最大氯离子含量和最大碱含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的规定以及设计要求。
7.3.4 首次使用的混凝土配合比应进行开盘鉴定,其原材料、强度、凝结时间、稠度应满足设计配合比的要求。
2、一般项目
7.3.5 混凝土拌合物稠度应满足施工方案的要求。
检查数量:对同一配合比混凝土,取样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³,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2 每工作班拌制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1次;
3 每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m³时,每200m³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4 每一楼层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7.3.6 混凝土有耐久性指标要求时,应在施工现场随机抽取试件检查耐久性能,其质量应符合有关规范和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同一工程、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应少于一次,留置试件数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2、《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JGJ/T193的规定。
7.3.7 混凝土有抗冻指标要求时,应在施工现场检查混凝土含气量,其质量应符合有关规范和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同一工程、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应少于一次,留置试件数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的规定。
(二)混凝土施工
1、主控项目
7.4.1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满足设计要求。用于检验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
检查数量:对同一配合比混凝土,试件取样和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一配合比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2 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3 每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 m3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 m3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4 每一楼层、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5 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试件。
2、一般项目
7.4.2 后浇带的留设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后浇带和施工缝的留设及处理方法应符合施工方案要求。
7.4.3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以及养护方法应符合施工方案要求。
四、安全技术措施
1、 砼泵送设备安全技术措施
1. 泵车操作工必须是经培训合格的有证人员,严禁无证操作。
2. 泵管的质量应符合要求,对已经磨损严重及局部穿孔现象的泵管不准使用,以防爆管伤人。
3. 泵管架设的支架要牢固,转弯处必须设置井字式固定架。泵管转弯宜缓,接头密封要严。
4. 泵车料斗内的砼保持一定的高度,防止吸入空气造成堵管或管中气锤声和造成管尾甩伤人的现象。
5. 泵车安全阀必须完好,泵送时先试送,注意观察泵的液压表和各部位工作正常后加大行程。在砼坍落度较小和开始起动时使用短行程。检修时必须卸压后进行。
6. 当发生堵管现象时,立即将泵机反转把砼退回料斗,然后正转小行程泵送,如仍然堵管,则必须经拆管排堵处理后开车,不得强行加压泵送,以防发生炸管等事故。
7. 砼浇筑结束前用压力水压泵时,泵管口前面严禁站人。
2、混凝土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1、采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输时,施工现场车辆出入口处应设置交通安全指挥人员,施工现场道路应顺畅,有条件时宜设置循环车道;危险区域应设警戒标志;夜间施工时,应有良好的照明。
2、输送泵管在地连墙架内竖向侧设时,支架与地连墙的拉结点不少于6个,而且用胀栓拉结牢固。
3、泵管拆接移动时,要与上边指挥人员联系,待接好后给出指令后再开始输送,防止出现崩浆伤眼。
4、泵管主管宜直布置,转弯后的部分不宜过长,防止反冲力致使支架倒塌而伤人。
5、各种振捣器在使用时有人理顺电线,值班电工在现场值班。表面振捣、抹光时由里往外顺序进行。
6、施工前对所有参与施工的人员进行技术安全交底,对混凝土浇筑中的所有安全注意事项进行安全教育。
五、绿色施工
依据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GB/T50905-2014)
1、应合理确定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中宜添加粉煤灰、磨细矿渣粉等工业废料和高效减水剂,外加剂使用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掺粉煤灰的混凝土,可合理利用其60d、90d的龄期强度。
2、混凝土宜采用泵送、布料机布料浇筑;地下大体积混凝土宜采用溜槽或串筒浇筑。超长结构宜采用跳仓法施工。
3、混凝土应采用低噪声振捣设备振捣,也可采取围挡降噪措施;在噪声敏感环境或钢筋密集时,宜采用自密实混凝土。
4、混凝土宜采用塑料薄膜加保温材料覆盖保湿、保温养护;当采用洒水或喷雾养护时,养护用水宜使用回收的基坑降水或雨水;混凝土竖向构件宜采用养护剂进行养护。
5、混凝土结构宜采用清水混凝土,其表面应涂刷保护剂。
6、浇筑剩余的少量混凝土,应制成小型预制件,不得随意倾倒或作为建筑垃圾处理。
7、清洗泵送设备和管道的污水应经沉淀后回收利用,浆料分离后可作室外道路、地面等垫层的回填材料。
三、混凝土搅拌车工作流程
这问题有点模糊!假如全款买车的话,联系厂家,谈妥价格配置签订定车合同,厂家车辆生产出来后全款提车。
假如贷款买车,先联系厂家谈好价格配置以及贷款费用,接受家访调查办理贷款手续,车辆下线缴清首付款提车四、混凝土搅拌车基本操作
搅拌车中控按键通常包括以下功能:
1. 启动/停止按钮:用于启动或停止混凝土搅拌车的发动机。
2. 配料按键:用于选择搅拌车将要混合的配料、调整其比例和确定其灌注量。
3. 搅拌/卸料按键:用于控制搅拌车搅拌或倒出混凝土的过程,包括搅拌开始/停止、卸料开始/停止等。
4. 旋转罐体按键:用于控制搅拌车的旋转罐体,在不同情况下选择逆时针或顺时针旋转,并控制其速度。
5. 急停按键:用于一键紧急停车,当意外情况发生时,可立即停止混凝土搅拌车的运作。
6. 灯光按钮:用于控制头灯的开关,帮助搅拌车在夜间工作时提高能见度。
7. 警报器按钮:用于打开或关闭警报器,提示其他人员这辆搅拌车正在其周围运行。
以上是常见的控制键,具体的款式和数量可能略有差异,具体需要参考不同搅拌车型号的说明书和使用指南。
五、混凝土搅拌车操作规程标准
混凝土搅拌车正确操作流程方法
一、 启动前应对机械系统各部位认真进行检查,确认良好后方可启动。
二、启动前,应将搅拌操纵杆放在“空档”位置。
三、启动后,应将搅拌操纵杆放在“卸料”位置,放去筒内积水。
四、装料时,搅拌操作杆应放在“装料”位置。
五、运输前,卸料槽必须固定在“行驶”位置,防止摆动。
六、操作操纵杆时,应在“空档”位置稍作停留后方可动至下一个位置。
七、搞好文明施工,桶内多余材料不准随便乱倒。卸料后必须对搅拌筒、料槽、托辊等部位进行清洗。
八、人进入筒内清除砼结块时,应将车辆熄火,拔下电门钥匙,简外设人监护。
六、混凝土搅拌车操作视频教程
离合器总泵排空气的方法如下:
1、将泵里装满油,油杯到泵之间的油管要没有空气;
2、先不要按出油管,按动踏板排净泵里的空气;
3、按上出油管,再次按下踏板,不要松;
4、松开出油管螺丝放气,然后上紧,松开踏板。
七、混凝土搅拌车操作方法
1、首先要熟悉混凝土搅拌车的档位、离合器和油门。
水泥罐车起步是先抬一点离合,再慢慢给油,两者可以说是同步的。实际中具体操作:先抬离合,当感觉快到联动点时(车子抖动厉害的时候),再给油,此时,离合不能松的太快,要稍稍停顿一秒多,待车子抖动减小,平稳前行时,方可逐渐松完离合。在高速路上行驶时一般是按1--3--5的加档方式,车在三档时通常速度在25~40迈之间。如果是初学者,还是建议逐档提速,养成良好习惯。
2、勤检查确保无问题 备辅料防止凝结
要按时进行对车辆进行保养维修。在出车前,要对灯光、机油、润滑剂、刹车、发动机等部位进行仔细认真的检查,保障车辆能正常行驶。
夏季出车之前检查水箱,保证有足够多的水和减水剂,防止闷罐。在点火之前,要保证搅拌罐处于停止状态,以免罐体高速旋转产生的巨大作用力伤害到减速机。
3、 熟悉路况转弯慢 行驶路上多操心
搅拌车重 心比较高,运输过程中容易发生侧翻,尤其是在转弯的时候,提前将罐子的转速调慢,降低车速,这样车辆就比较稳定。熟悉运输路况,在路况不好的地方采取合适的低档通过,避让容易发生危险的因素,比如:大坑、石子、木板等。上坡前提前减档、加 快罐子的转速,这样才能稳步爬坡并且保证混凝土不流出。下坡前测试刹车是否正常,禁止空挡滑行。在限速限高限宽路段,提前清楚具体数据,保证车辆正常通行。
4、 进出工地多注意 避免车辆发生事故
混凝土搅拌车进入的是工地,工地路况比较复杂,路基松软,各种建筑材料堆积比较乱,所以在进出工地的时候一定要先查看清楚路况,找好路线。以免发生扎胎、翻车、路线压塌等事故。工地道路比较狭窄,很多时候不可能一次停车到位,要进行反复的调整移动,这个时候就低档起步,工地地面松软方向盘打的太死反而不起作用,建议可以小角度的调整,多来几次将车辆停在指定的位置。在工地上有个熟悉路况的人在旁边指挥比较好,这样可以节省很多的时间,也能够保证安 全。
5、卸料不能大意 多层程序要到位
卸料也是一门学问,先说说技术方面:在卸料前让搅拌罐全速运转,让混凝土更加的均匀;卸料时,尽量保持车辆平稳,把出料斗溜槽打湿,方便卸料之后进行冲洗;卸料后,要仔细冲洗罐口叶片。如果工地水比较充足的话,可以加水之后将罐体正反多转几次,进行彻底的冲洗,否则长期以往会造成罐内混凝土的沉积。再来说说程序问题,卸料的时候要盯着,不要图省事放手不管,很多放料工会趁司机不在的时候乱操作放料操作杆,再者自己在旁边盯着,也可以保证正常的操作,不对罐体、减速机、托轮等造成伤害。
八、混凝土搅拌车操作视频大全
找个汽车改装厂就可以装,貌似还蛮贵的。而且用起来也有弊端,在作业的时候最好还是派个人在后面指挥一下。安全第一嘛。。。
九、混凝土搅拌车操作规程最新
1.液体外加剂应放置阴凉干燥处,并采取措施防止日晒、浸水、渗漏。冬期施工应采取措施防止结晶,使用前应搅拌均匀。如有变质、变色等现象,应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聚羧酸系外加剂与其它类型外加剂不得混合使用。当交替使用时,使用前应清洗搅拌机、罐车、泵车、管道等设备。可能有的聚羧酸系外加剂与萘系外加剂混合后对混凝土拌合物没有明显不利影响,但大多数聚羧酸系外加剂不能与萘系混合使用,因此,为了避免因混合使用造成质量问题,在此提出了明确要求。
3. 引气剂宜采用独立的添加系统。由于掺加引气剂对混凝土耐久性有一定的帮助,因此,提倡在常规混凝土中掺加引气剂。因此对引气剂的掺加方式加以规定,逐步规范引气剂的使用,避免以往以人工加料为主的掺加方式可能造成的质量问题。
4. 外加剂进场复试检验项目应符合《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的规定。同厂家、同品种的外加剂不超过50t为一检验批。当同厂家、同品种的外加剂连续进场且质量稳定时,可按不超过100t为一检验批,且每月检验不得少于一次。
5.膨胀剂的应用及验收符合《补偿收缩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178的规定。
十、混凝土搅拌车的操作规程
第一条 为加强我市市城区混凝土罐车道路交通管理,规范混凝土罐车道路通行秩序,有效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改善和提升城市空气环境质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山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山西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晋中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道路货物运输及站场管理规定》《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市城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