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混凝土泵车结构图cad
挖掘机构造主要包括动力装置、工作装置、转回机构、操纵机构以及传动机构和行走机构和辅助设施等。传动机构经过液压泵将发动机的驱动力传送给液压马达、液压缸等实行元器件,推动工作装置动作,从而实现多种工作。
2. 混凝土泵构造图
1、混凝土振动泵运转前,应检查电源相线接法是否正确,通电后,如混凝土振动泵无产生振动时,一般可将混凝土振动泵端往地上磕一下,待振动发出平稳有力的鸣叫声后,便可进行振捣作业。
2、混凝土振动泵工作时,应将混凝土振动棒垂直或倾斜地插入混凝土中,捣振一定时间后即可,振动时混凝土振动泵应上下抽动。
3、在构件或建筑物上分层浇筑的情况下,振捣次一层时,应将混凝土振动泵插入已振捣层中,以消除层间接缝,获得整体效果。
4、混凝土振泵连续工作半小时后,应停歇一段时间,防止机械发热过甚而损坏机件。
3. 泵车结构图片大全
支腿上的双向制动阀(零备件手册上未详细介绍该双向制动阀的结构)上有一个大号螺帽,分析双向制动阀是由两个可控单向阀组成的,该螺帽是其中的一个,让人试着用扳手松开螺帽,有液压油渗出。
当松到三、四圈时,该可控单向阀被喷射出来,值得庆幸的是操作人员有所准备,将身体躲开了,未造成人员伤害。
最终用撬棍等将该支腿收起,并用铁线将其加固,也采用类似的方法将其它三个支腿收回合拢
4. 混凝土泵车原理图
长杆泵使用原理为:泵壳内灌满被输送的液体,启动后,叶轮由轴带动高速转动,叶片间的液体也必须随着转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液体从叶轮中心被抛向外缘并获得能量,以高速离开叶轮外缘进入蜗形泵壳。 在蜗壳中,液体由于流道的逐渐扩大而减速,又将部分动能转变为静压能,最后以较高的压力流入排出管道,送至需要场所。
液体由叶轮中心流向外缘时,在叶轮中心形成了一定的真空,由于贮槽液面上方的压力大于泵入口处的压力,液体便被连续压入叶轮中。可见,只要叶轮不断地转动,液体便会不断地被吸入和排出。 当泵壳内存有空气,因空气的密度比液体的密度小得多而产生较小的离心力。从而,贮槽液面上方与泵吸入口处之压力差不足以将贮槽内液体压入泵内,即泵无自吸能力,使泵不能输送液体,为了使泵内充满液体,通常在吸入管底部安装一带滤网的底阀,该底阀为止逆阀,滤网的作用是防止固体物质进入泵内损坏叶轮或防碍泵的正常操作。
5. 混凝土泵车的结构
D型泵的效率一般较高。只装一个叶轮的泵叫单级泵。按转子支承方式,单级泵分悬臂式和两端支承式两类。
6. 混凝土泵车图片大全
混凝土泵车十大品牌:
1、三一重工2、中联重科3、徐工4、海诺5、晋工6、施维英7、北方交通8、鸿得利9、鸿达10、全进我个人感觉湖南长沙的三一重工比较不错。是全球最大的混凝土机械制造商,中国最具竞争力品牌。
7. 混凝土泵车总体结构
泵车西北户指方位
泵车又称混凝土泵车,利用压力将混凝土沿管道连续输送的机械。由泵体和输送管组成。按结构形式分为活塞式、挤压式、水压隔膜式。泵体装在汽车底盘上,再装备可伸缩或曲折的布料杆,就组成泵车。
混凝土泵车是在载重汽车底盘上进行改造而成的,它是在底盘上安装有运动和动力传动装置、泵送和搅拌装置、布料装置以及其它一些辅助装置。
混凝土泵车的动力通过动力分动箱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送给液压泵组或者后桥,液压泵推动活塞带动混凝土泵工作。然后利用泵车上的布料杆和输送管,将混凝土输送到一定的高度和距离。
混凝土泵车的发动机除了驱动泵车行驶外,也用来驱动泵送机构、搅拌机构及布料机构等工作装置。
混凝土泵车各工作装置的动力来源于汽车发动机。
在混凝土泵车工作时,汽车发动机的动力通过变速箱传给分动箱,再经过分动箱切换后传递给各液压泵或底盘后桥。
当司机发出切换到泵送位的指令时,气动电磁阀控制分动箱上的气缸推动拨叉,拨叉再推动分离齿轮切换到泵送位置,同时切断通往后桥的动力,使汽车处于驻车状态。反之,切换到行驶位置。
现在泵车的控制都是由遥控器实现的
泵车系统
是由臂架、泵送、液压、支撑、电控五部分组成
臂架
混凝土泵车的分类
1)混凝土泵车的臂架高度是指臂架完全展开后,地面与臂架顶端之间的最大垂直距离。其主参数为臂架高度和理论输送量。臂架高度和理论输送量已系列化。
2)按其臂架高度可分为:短臂架(13~28m)、长臂架(31~47m)、超长臂架(51~62m)。
3)按其理论输送量可分为:小型(44~87m3/h)、中型(90~130m3/h)、大型(150~230m3/h)。
4)按工作时混凝土泵出口的混凝土压力即泵送混凝土压力可分为:低压(2.5~5.0MPa)、中压(6.1~8.5MPa)、高压(10.0~18.0MPa)和超高压(22.0MPa)。
5)按臂架节数可分为: 2、3、4、5节臂。目前中联重科已经研发出六节臂的泵车,同样的臂架长度,六节臂比五节臂布料高度提高了15%,布料范围多了20%,更灵活,无布料死角!
6)按其驱动方式可分为:汽车发动机驱动、拖挂车发动机驱动和单独发动机驱动。
泵车的安全使用要点
(1)泵车的行驶稳定性
泵车在行驶状态,与液压汽车起重机很相似,只是泵车上装的东西更多,整车重量大,重心位置也可能要高,因此对保持行驶稳定性更不利,所以更应该小心谨慎地驾驶。
(2)布料工作状态稳定性:
泵车布料时是一定要打支腿的,不允许不打支腿就展开布料臂。因此布料工作的稳定区就是各支腿中心的连线所画出的矩形。由于泵车没有平衡重,倾翻力矩大,而且没有力矩限制器保护,所以工作稳定性必须绝对有保障。采取的办法是加大支腿之间的跨距,使倾翻线外移。由于泵车工作是按全伸臂布料状态计算了工作稳定性,它不像起重作业那样存在有不确定因素,所以一般情况下不会倾翻。但绝对不许用泵车来起重,因为泵车设计就没计算过起重工况,起重带来的不确定因素就没考虑进去,如果用泵车臂去起重就会有事故隐患。
(3)回转限位
:泵车上的液压油管很多,还有布料管接头,不允许单向回转过份,通常就用一限位开关来报警,允许范围就是360度。
(4)对作业场地的要求
:泵车作业应当选择平整、坚实的场地打支腿,离边坡要有一定距离。其单腿支反力很大,所以要防止滑坡。作业范围内不得有高压线或裸露电线,要防止发生臂架触电事故。
(5)泵车作业前的安全检查
①分动箱应转至作业状态,泵车上的“作业”指示灯亮。
②取力作业开关钥匙应取下放好。
③汽车变速杆应放在直接挡位置。
④支腿应按规定打好,整机应调平,轮胎应离地50mm左右。
⑤底盘柴油机转速、水温、液压、油压等仪表指示应正常。
⑥油管接头、混凝土输送管接头都应正常连接
⑦清洗系统的水箱应储满水。
(6)科学合理地使用设备
前面已介绍过,泵车的结构特点是:轻量化、高应力、应力集中严重、承受的是脉动交变载荷。这些特点使得泵车的结构件易于产生疲劳裂纹,疲劳裂纹有一个发展过程,不会马上出事故,但如处理不当,也会留下事故隐患。为了保证使用安全,延长泵车使用寿命,对用户科学合理使用泵车设备,提出如下参考意见:
①加强检查,及时维护保养,以便及时发现早期裂纹并加以补焊。
②尽量避免在高应力下使用,或者说尽量减少高应力下的使用次数。更具体地说,要避免臂架与纵向中心轴线成80°~90°角附近伸臂作业,也要尽量避免水平伸臂作业,因为水平伸臂时臂架重心外移,力矩大大增加。
③避免共振效应,也就是使泵送切换频率尽量离开臂架自振频率。不要用片面加大液压油的流量去提高泵送速度,因为加大流量就会提高泵送切换频率,容易引起共振效应。
④控制使用负载强度,防止过早疲劳裂纹。所谓负载强度,决定于两个主要因素:应力峰值的大小和交变循环次数。每一种材料,其疲劳寿命是有限的,如果早期使用过多过强,势必影响它的持续寿命长短。一台泵车,拼命加班加点使用,其可使用年限就会大大缩短,如果维护保养得好,使用寿命就会加长。
(7)工作人员的安全自保注意事项
①泵送布料期间,绝不许去动油管接头和混凝土管接头。发现问题先停机,释放压力后才能去处理问题。
②处理混凝土管接头,头部一定不要靠得太近。要提防余压将混凝土喷出。油管漏油,千万不可用手去堵,以往已经有高压油穿透手的经验教训。
③布料时不得用手去抱布料软管。如需要少量移位时只能用绳索牵动。
④布料臂下不得站人,要时刻提防意外因素引起的臂架下坠。
科技的进步,给人类创造了巨大财富,把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建筑施工现代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但由于缺乏知识,也带来了一些安全威胁,这是很难避免的。面对各种各样的新设备,面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我们只要努力学习,加强培训,提高认识,掌握现代知识,并灵活运用,才有可能消除隐患,做到安全生产。
8. 混凝土泵车图解
①、首先,泵车利用泵的压力将进入缸内的砼料压出去的,原理就是两根无缝钢管内有活塞杆与开关阀,当开 关阀打开时,砼料进入缸体,开关阀关闭后,活塞杆动作,将砼料压出。 混凝土泵车是在载重汽车底盘上进行改造而成的,它是在底盘上安装有运动和动力传动装置、泵送 和搅拌装置、布料装置以及其它一些辅助装置。 混凝土泵车的动力通过动力分动箱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送给液压泵组或者后桥,液压泵推动活塞带动 混凝土泵工作。
②、然后就是,利用泵车上的布料杆和输送管,将混凝土输送到一定的高度和距离。 利用压力将混凝土沿管道连续输送的机械。由泵体和输送管组成。
③、再就是,水泥泵车按结构形式分为活塞式、挤压 式、水压隔膜式。泵体装在汽车底盘上,再装备可伸缩或屈折的布料杆,就组成泵车。 混凝土泵车 是在载重汽车底盘上进行改造而成的,它是在底盘上安装有运动和动力传动装置、泵送和搅拌装 置、布料装置以及其它一些辅助装置。 混凝土泵车的动力通过动力分动箱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送给液 压泵组或者后桥,液压泵推动活塞带动混凝土泵工作。然后利用泵车上的布料杆和输送管,将混凝 土输送到一定的高度和距离。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