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卡之家

分离塑料物理方法?

来源:www.zhongliu99.net  时间:2023-02-20 02:16   点击:263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分离塑料物理方法?

环球塑化认为主要有三种方法

1.热分法

利用加热后改变塑料性实现纸塑分离的方法

(1)热筒法:分离装置由电加热镀铬料筒与内装的带刮刀的空心筒(转鼓)组成,刮刀与加热筒壁相接,二者逆向旋转,筒底部连接一料槽.材料从投料加入,其中的塑料成分与热筒一旦接触开始熔融,附着在筒壁上,用刮刀刮下,落入料槽中.此法可将90%以上的塑料与纸分开,已分离的塑料含纸量很小,可控制在1%以下。

(2)热气流法:利用塑料薄膜遇热收缩,减小比面积的原理实现塑性薄膜与纸的分离.将薄膜与纸的混合物送至加热区,加热箱可以是一台农用谷物干燥机,呈颗粒状,从而使其表面积减小,再将它与纸的混合物送入空气分离器,空气流将混合物中的纸带走,而热塑性塑料颗粒便落在分离器的底部.此法几乎可以把塑料与纸完全分开。

2.湿分法

将从干分法分离设备得到的轻质材料送入搅碎机,被搅碎的纸浆从分选板上的小孔中流出,留下的塑料则从一分离出口排出,然后送入脱水机脱水,再送入空气分离器中进行分离。

3.电动分离法

将纸与塑料的混合物由一台振动喂料器送入分离机中,落入旋转的碾碎鼓,然后送到由电线电极与碾碎之间形成的电晕区,纸被吸向电极,而塑料仍然贴在转鼓上,随着鼓的转动塑性落到它的底部收集起来.

采用此法时湿度对分离结果有很大影响,混合物湿度为15%时,虽可使纸和塑料分离,但塑性仍会被大量的纸污染,当湿度提高至50%以上时,便可使塑性和纸完全分离.

二、转鼓烘干机的干燥原理及优缺点

转鼓烘干机的干燥原理:转鼓干燥器是一种加热传导型的十燥器。干燥的机理是物料以薄膜状态覆盖在转鼓表面,在转鼓内通人蒸汽,加热筒壁,使筒内的热量传导至料膜,并按“索莱效益”,引起料膜内湿分向外转移,当料膜外表面的蒸汽压力超过环境空气中蒸汽分压时,则产生蒸汽和扩散的作用。转鼓在连续转动的过程中,每转一圈所粘附的料膜,其传热于传质的作用始终由里向外,同一方向地进行,从而达到了干燥的目的。

转鼓烘干机的优点:(1)操作弹性大、适应性广。

(2转鼓烘干机的热效率高

(3)干燥时间短

(4)干燥速率大

张家港市华宏机械有限公司是制造切片连续干燥设备、瓶片连续干燥设备,增粘转鼓干燥机和气体干燥及电气自动控制技术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三、矿石设备用工业烘干机日常维护操作规范详细一些?

//河南红星机器//提示您:烘干机安装注意事项

1.物料的干燥特性--在拟选干燥条件下的干燥曲线、临界含水率、平衡含水率。

2.物料的理化特性--形态、含水量、含水性质、结晶水、粒度、容重、粘性、热敏性、软化点、相变点、触变性、毒性、腐蚀性、异味、可燃性、易爆性、静电性、透气性、团聚性、晶体或颗粒的易粉碎性...

3.物料商品价值及干燥效果对其的影响。如产品水分、污染、温度、磨损、粉化、粉碎、复水性...等对商品价值的影响。

4.干燥产量要求及远景规划。

5.物料干燥过程的上下序工艺。(涉及给、排料的状态方法)

6.烘干机对物料回收率的要求。

7.可利用的热源(煤、燃油、电、煤气、液化气、天然气)

8.物料过去的干燥方法或类似产品的干燥方法。

9.环保要求--对粉尘排放、噪音、振动、异味、挥发物...等的限制条件。

10.安装场地大小,有无特殊要求。

11.用户的操作人员水平及维修能力。

12.可能投入的采购资金量,当地人工、土地、能源价格。

13.根据当地年均气温、湿度选择合适的烘干机。

通过烘干机安装试车的操作就完成了工业洗衣机的安装,在安装的时候我们还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1、工烘干机安装环境最佳为干燥、通风、干净的工作环境,好的工作环境及延长烘干机使用寿命的重点因素。

2、安装时应严格参阅生产厂家提供使用说明书中安装内容进行对步操作,切勿顺着自己感觉安装。

3、当安装时出现问题的时候应予第一时间与生产厂家进行联系。

注:在使用时,注意小孩子的安全与大人的安全。具体分为不同种类烘干机,有着不同种类的烘干机说明

烘干机生产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四、烘干设备如何进行正确安装?

回复 robotjack 的帖子基础划线 首先埋设中心标板、基准点,作为设备安装和以后检修找正的依据。 确定两端中心基准,画出基础纵向中心线,画出各档横向中心线,以及传动装置轴向中心线。当出现一部分或大部分或分地脚预留孔位置依移过大,可以考虑在允许的范围内,适当移动中心线位置,以促成大部分预留孔进入工作位置坐标。调整后的各档中心点,必须在一条纵向中心线上,横向中心线必须垂直于纵向中心线,横向中心线的纵向距离必须与实测的各档中心距相符合。设置垫板 确定垫板的合理布局,注意垫板应尽量靠近地脚螺栓和布置在载荷的重心位置上,以防垫板受力不均。 每组垫板数量不得超过5块,较厚的垫板放上下,薄的放中间,摞放整齐接触完好,当调整不能完全重合时,接触面积应大于80%。 最下面的垫板与基础应有足够的接触精度,以基础接触密实,放置平稳,不得有空角晃动现象,并且保证垫板上下在纵的方向斜度与基础相同,横的方向上要基本水平。机座划线 利用光学经纬仪、激光准直仪或精度较差的拉线法,进行托轮底座横向找平找正,纵向找斜度反复数次,直至坐标位置、横向水平、纵向斜度达到要求为准。 再进行前后两托轮底座总体互位找正。前后底座纵向中心线必须在同一直线上,偏差小0。5MM。以上调整可借助底座两端的调节螺栓配合进行。 装配地脚螺栓,调整好螺栓露出长度,即可进行预埋孔二次浇注。浇注时确保托轮底座不得出现任何位移与变动。调整各托轮至正确位置,要保证每组托轮至纵向中心线距离相等,托轮轴中心线平行于纵向中心线,其平行度误差小于0.1mm/m。调整后托轮底座上的挡轮装置正确位置,使挡轮轴心线与纵向中心线重合。挡轮靠出料端的一只可与轮带斜面接触,另一只挡轮与轮带间应有小10mm的间隙。装配筒体及传动大齿轮。调节各配合尺寸的间隙,误差小于0.2mm,按分段筒体的对接标记装配筒体及大齿轮,紧固绞制定位螺栓及其它联接螺栓。筒体较短时,整体装配好出厂,该工序可省略。 起吊就位。使筒体装置平稳地落到前后托轮上面,若筒体较长较重,整体吊装有困难,可根据实际情况依次分段吊装,但必须制定具体方法和所需辅助支承架、工具等安全措施。安装小齿轮组装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