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卡之家

螺旋给料机电动机(螺旋给料机螺旋怎么做)

来源:www.zhongliu99.net  时间:2022-12-23 15:03   点击:257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螺旋给料机螺旋怎么做

一般情况下,螺距:螺旋直径为0.8~1.0,因此您的螺旋直径大概为250mm,输送10mm直径的碎焦是没问题的,但应该考虑磨损的问题。 另外,不同直径的螺旋,可输送的物料粒度是不一样的,通常可按螺旋直径:物料粒度>20来考虑。

2. 螺旋给料机结构图

Q——螺旋给料机生产能力,t/h; D——螺旋给料机叶片直径,m; d——螺旋给料机转动轴直径,m; S——螺距,m; n——螺旋给料机的转速,r/min; φ——物料填充系数; ρ——物料堆积密度,t/m; C——螺旋给料机倾角系数。

3. 螺旋给料机的作用

块状物料经颚式破碎机破碎至一定大小的粒度(粉状或细粒物料可不经过颚式破碎机),由畚斗提升机将物料垂直输送到储料斗。再由电磁振动给料机把物料定量、均匀、连续地送人主机内,进行研磨。研磨后的细粉被鼓风机鼓出的气流带出,经置于主机上方的分析机进行分级。细度合乎要求的细粉,随气流进入大旋风分离器,分离后粉料经出料管排出即为合格产品。气流由大旋风分离器上端的回风管进入鼓风机进口。整个气流风送系统是密闭循环,并且是在负压下进行操作。

主机通过传动装置带动中心轴转动,中心轴的上端连接着一个主要零件—梅花架,梅花架上装有磨辊装置形成一个活动支点,它不仅围绕着中心轴公转,同时磨辊本身因摩擦而自转。梅花架下端装有铲刀装置,其位置正好和磨辊装置相交叉,每一把铲刀在转动过程中把喂入主机的物料抛向磨辊与磨环之间,形成一个垫料层,由于磨辊在转动时所产生的离心力,物料的粉碎由此产生。

粉粒从切线方向进入收料用的大旋风分离器,由于气流进行高速旋转,在旋转中产生很大的离心力,将大部分粉粒甩向器壁,失去速度而沿壁下落与气体分离。旋转的气流随圆锥体的收缩而向中心靠拢,气流达到锥底,便开始旋转上升,形成自下而上的螺旋线运动,由大旋风分离器上部排出,再由回气管吸入风机,然后由风机出口将气体通入主机回气箱内,这样便形成了一个循环系统。所以整个管道装置起到了一个输送粉料的作用。

4. 螺旋给料机制作

螺旋称重给料机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静态计量误差:≤0.5%;动态累计误差:≤1%;控制准确度:优于1%;

仪表电源:单相220V±10%,50HZ;拖动电源:三相380V±10%,50HZ;使用环境:温度:-10℃~+40℃湿度:5%~90%

5. 螺旋上料机怎么制作

和很多因素有关,物料自身的特性,颗粒大小,流动特性等,关键还要看转子叶片的设计,螺距,角度,以及转速等等。

建议请专业人士检修一下

6. 螺旋输送机怎么下料

1、模具压制:

属于铸造的一种,将要制作的螺旋叶片,做一个模型,然后选好材料进行浇筑,最后得到绞龙成品。这种方法制作成本高,且只适合于大批量的制作,不适用于单件和少量加工生产,因此,这种方法应用不是很普遍。

2、液压拉伸法:

将计算好的尺寸,用钢板下料,得到一个圆环,然后在圆环上切割出一道缝,用事先做好的夹具夹紧圆环的两个边,启动液压缸,使圆环的两边上下分离。拉到一定程度,用尺寸测量绞龙叶片的螺距,测量的螺距要大于实际的螺距,因为,液压缸松开之后,钢板会有一定的收缩。

得到正确的螺距后,就得出所需的绞龙叶片。这种方法使用较广泛,无需模具,加工速度较快,如今还广泛使用着。缺点在于,拉出的螺旋形状不太规则,螺旋尺寸误差较大。

3、挤压法:

这种方法类似于模具压制,属于改进型的压制法,做绞龙之前,需要做一套尺寸和成品一样的模具。模具分为两个,形状和尺寸一样,分别安置于压力机的上下部,然后将下好料的圆环放置于模具上,启动压力机,使上下模具压在一起,钢板随之变形,形成螺旋状。

7. 螺旋给料机原理图

1、放入物料的时候需要根据机器参数合理加入,螺旋给料机的转速不能调的太大。

  2、物料输送之前先检查有无比较大的杂物和纤维性物料进入设备,防止导致机器损坏。

  3、物料进入的太多,造成物料推积,让料斗运行不是特别通畅,所以需要确保进料的重量比较稳定又平均。

  4、尽量缩小中心悬挂轴承的横向尺度,更好降低物料经过轴承堵料的可能性,输送更加稳定。

  5、没有物料输送的时候请勿启动,确保输送全程都有物料连接输送,操作全程需按照说明严格控制。

  6、在料仓位置添加阻塞感应器,有堵料情况的时候先去自动控制和警告。

  7、在卸料端盖板上增加一个防堵门,如果有堵料的时候尽快关闭电源再打开防堵门卸掉物料。

8. 螺旋送料机图片

1.

敲击法 敲击力一般加在轴承内圈,敲击力不应加在轴承的滚动体和保持架上,此法简单易行,但容易损伤轴承,当轴承位于轴的末端时,用小于轴承内径的铜棒或其它软金属材料抵住轴端,轴承下部加垫块,用手锤轻轻敲击,即可拆下。应用此法应注意垫块放置的位置要适当,着力点应正确。

2.

拉出法 采用专门拉具,拆卸时,只要旋转手柄,轴承就会被慢慢拉出来。拆卸轴承外圈时,拉具两脚弯角应向外张开;拆卸轴承内圈时,拉具两脚应向内,卡于轴承内圈端面上。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